時間還早,所以呼延守信帶著李璋在遂城邊走邊向他介紹,當初火槍兵擴充到兩個超編軍,每個火槍軍三千人,河北這邊的火槍軍就由呼延守信率領,他這三千火槍軍現在全都駐扎在遂城,之前也曾經與小伙南下的契丹騎兵交過手,面對精銳的火器部隊,契丹人也吃了大虧,所以這兩年契丹人就算南下,也不會選擇遂城這個方向。
“現在火槍軍已經在遼國打出了威名,導致這兩年火槍軍也無仗可打,上頭看到火槍如此犀利,也多次上書朝廷想要在其它軍中也增設火槍軍,可是朝廷那邊卻以火槍打造消耗太大為名,僅僅只增設了兩個軍,加上我和曹兄的兩個火槍軍,也一共才一萬一千人,看著是不少,但我大宋需要駐守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這點人根本影響不了大局。”呼延守信說到最后時,臉上也露出幾分憤怒的神色。
李璋聽到這里也是嘆了口氣,之前的一年他被囚禁,對于外界所知不多,他出來后也沒有和其它人接觸,主要就是因為怕劉娥多心,所以曹瑋等人也不敢去探望,使得他對外界的情況了解的也不多,更不知道軍隊擴編火槍軍的事,不過仔細想一想,朝廷拒絕火槍軍擴編也很正常。
火槍的造價的確比一般的兵器要高,而且后期的保養也需要不小的花費,相比之后,刀劍之類的冷兵器造價就低上許多,再加上火槍又是種新兵器,哪怕軍中已經證明了火槍的威力,但對于朝廷來說,還是不敢冒著太大的風險把刀劍替換成火槍,畢竟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穩定遠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這件事暫時急不來,也許日后再多打幾場勝仗,到時朝廷就會明白火槍才是未來戰場的主流。”李璋最后只能開口安慰道。
“也只能如此了,不過河北這邊恐怕難有什么大仗,現在就看曹兄那邊。”呼延守信說到最后時,也不由得再次嘆了口氣。
“西北那邊應該會有一場惡戰,黨項的李元昊竟然死灰復燃,眼看著就要統一黨項,前段時間聽說曹兄接到朝廷的命令攻打黨項,希望能拖住黨項統一的步伐,也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李璋提到黨項時,心中也頗為沉重。
不過就在李璋的話音剛落,卻見呼延守信卻是一拍腦門道:“我都差點忘了,前兩天剛接到西北那邊傳來的消息,曹兄他們攻打黨項的結果已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