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夷簡等人這時也都明白了李璋的意思,不過這時趙禎還是有些懷疑的問道:“可是咱們把黨項幾乎都快滅掉了,更是打的李元昊向北逃竄,可以說他現在的情況就是咱們一手造成的,他真的會愿意與咱們議和嗎?”
“他肯定會同意的,以他現在的處境,如果兩面受敵的話,估計連一年都撐不到,到時天上地下都再無他容身之處,但如果能與咱們議和的話,他卻可以集中兵力對付遼國,以我對李元昊的了解,為了生存下去,哪怕是天大的仇恨他也可以放到一邊!”李璋這時十分肯定的道。
聽到李璋這么說,趙禎也感覺有道理,而且議和也不用什么花費,無非就是派人與李元昊接觸一下,如果對方愿意最好,不愿意的話,那就與遼國兩敗俱傷國夾擊,先把李元昊消滅了再說。
想到上面這些,趙禎也立刻做出決定,下旨讓西北的趙振等人與李元昊接觸,雖然名為議和,但趙禎并沒有給出任何讓步,反而還提出讓李元昊交出黑山軍司,日后只能在遼國境內活動等苛刻的條件,當然這些條件不指望李元昊答應,主要是做為與李元昊討價還價的籌碼。
李元昊的事情商議完了,趙禎也立刻向李璋問起洛陽帽妖的案件,李璋也將自己在洛陽的經過詳細的講了一遍,呂夷簡與王曾等人大都是當年帽妖的親歷者,這時也好奇的聽著李璋的講述,當得知是有人假冒帽妖時,他們也都露出惱火的神色。
其實當初第一次鬧帽妖時,朝廷也抓了一批假借帽妖之名,為自己牟利的不法之徒,其中還有幾個有名的和尚與道士,只不過當時的帽妖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清是怎么回事,而這次卻是徹頭徹尾的人為事件,特別是摩尼教更是假借帽妖傷害人命,簡直是膽大包天。
不過李璋卻故意隱瞞了那個詭異的山洞,一來他沒辦法解釋,二來大殿里的人也太多,等下他可以與趙禎私下里討論,反正趙禎知道的事情更多,也更能理解自己。
“果然是膽大包天,幸好人犯都已經抓捕歸案,必須要嚴懲不貸!”王曾這時第一個惱火的道,他平生最恨的就是柳乘風父子這種罔顧人命之徒。
“摩尼教當初被禁,直到我大宋立國后才解禁,可是他們不思感恩,卻為了傳教做出這種手段,臣請陛下下旨禁止此教傳教!”呂夷簡這時也上前向趙禎行了一禮道。
呂夷簡祖籍是山東,生于淮南路壽州,也就是后世的安徽鳳臺,在后世看來,他應該屬于北方人,但是在大宋這個時代,連商丘都屬于南方,更別說安徽了,事實上整個淮南都被宋人視為南方。
而摩尼教被禁后,改名明教在南方極為迅速,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經形成極為強大的勢力,連官府也不敢管,這些身為南人的呂夷簡自然也知道,剛好借這個機會禁止摩尼教的傳播,畢竟任何一種宗教如果不受朝廷的管制,日后肯定會造成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