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探望曲家小姐的百姓絡繹不絕。
原來當年曲常青雖貴為太醫院院首,但無論是他成為院首之前還是之后,他都有為南城最窮的百姓定期開義診的習慣。
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這樣的日子,只要宮里不是他當值,他都會帶著人和大量各種常用草藥,去南城支起帳篷當街義診。
南城是京都最窮且雜亂之地,平日連尋常人家輕易都不愿意去的地方。但是因為有曲神醫的存在,漸漸的東西城的人為了能找曲神醫看病,就也來南城看義診。
要知道,平日里就算是達官貴人花千金都難求曲神醫為其問診。
曲常青也并沒有說他是專門來給南城人看病的,除了急救的人可能有些特殊之外,對于所有來的人均一視同仁。講究先來后到,按順序排隊問診。
所以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在曲常青出診前的一天夜里甚至傍晚,就搬了小凳子坐在義診棚前排隊。等到第二天凌晨,天還沒見一絲白的時候,更多的人過來排隊。天亮之后隊能從這條街頭一直排到街尾。
人多聚集的地方自然就有生意,瓜子花生酸梅湯,米酒桂花糕……各種小吃開始圍繞著排隊的人兜售。
更有南城的窮苦閑人做起了帶人排號的生意,反正就是拿著小板凳去坐一個通宵。
曲常青一直是家里人安排送飯到義診這邊的,不過有一次可能是因為好奇,也可能是街對面攤子上的酸辣粉味道太濃郁,曲常青中午吃完自家飯后竟然起身去買了碗酸辣粉。
周遭賣桂林米粉和云南米線的小攤攤主露出無比羨慕但同樣激動的目光。
小伙子死活不敢收大人的兩枚銅錢,曲常青執意要他收下嚇得小伙子跪下來就快哭了,曲常青只得作罷。端著這碗酸辣粉曲常青不知道整條街上恨不得有上百雙眼睛盯著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碗不同尋常意義非常的酸辣粉。
于是眾目睽睽下曲常青咽了口水,夾起一筷子酸辣粉放入口中,然后心滿意足的點點頭。
“好吃!”曲常青對街對面的小伙子豎起大拇指。
“曲神醫吃了我家的酸辣粉啦!”
“曲神醫說我家酸辣粉好吃!”小伙子嗷的一聲跳起來一丈高。
隨著這條街的越來越繁榮,義診的百姓越來越多,曲神醫這三個字在百姓當中可不單是妙手回春的名號,而是一種聲望!
很多商販以曲神醫吃了我家的面,喝了我家的大碗茶,夸我家裁縫店做工精細……為榮。甚至有些店鋪還將“曲神醫到過的店”,“曲神醫來過此店”等做成招牌掛在自家店鋪門前以招攬顧客。
當時也有官員參曲常青身為太醫院院首只顧沽名釣譽,瀆職之罪,朝廷派人來查,查完之后當朝的皇上,也就是楚蘭心的父皇,反倒親筆給曲常青提了“懸壺濟世”四個大字。
這算是朝廷對此等行事的極度認可了。
百姓知道之后無不贊當朝圣上清明。
漸漸的,東西城往南城來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不光跑來看病,跑多了反倒看到些商機。因為南城窮,所以南城的勞力會更便宜,直接從南城大量買瓜果蔬菜也更便宜。南城內房屋破舊雜亂,但地方也不值錢,租賃房屋后哪怕是房客自己花銀子修繕改造成庫房囤積貨物都很劃算。
曲常青當時自家藥鋪的大量藥材,就囤在南城。后來不光商戶,朝廷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