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賣兒賣女,拐人這些事情,怎么可能出現在大楚國!
鄉間家家有地,戶戶有田,城中商戶也都安分守己,誠信經營。大楚國的子民何曾為了衣服口糧,頭頂片瓦發過愁!
然而后來,阜南就開始出現頻頻水患,再后來,皇叔篡位,自己須臾山上十年。
在入世,世間已經滄海桑田。
民不聊生……
可是,剛剛聽劉成君的話說,阜南早在大楚國及其鼎盛的時候,自己父皇還在位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就有人偷偷強擄女子賣給鄰國。
那時候的阜南,又是出了什么問題?
“最剛到阜南不久,自然是想賣力作出一點成績。這件事的古怪就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劉成君回憶道。
“我找到當地知府和各地區縣丞,要了前一年的記錄。發現光臨湖城內的女子失蹤案件,就足足有一十二起,樁樁都是懸案。”
“我開始要追蹤這些案件,我想著要是能將這些懸案破獲,那我必將名揚阜南,至少對上有一番業績可以交代,對下也能得到阜南一方百姓的人心。”
劉成君自覺的自己當年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然而還是初入官場太天真了。
在劉成君的周密布置下,很快兩起夜里搶掠女子的歹人被抓獲。
這雖然是兩起案件,但卻接連發生。劉成君本能的覺得似乎背后是有一個組織團伙在操縱著。
這兩起案件其實看似完全不一樣。
第一起是一個青樓的媽媽,看上了一家窮人家的姑娘,百般游說不成,就想強行將人搶了。哪里有這樣逼良為娼的,那姑娘的家人自然不愿意。逼著青樓放人,最后人是放出來了,但是沒幾天就死在了家中。
劉成君就命人把這家青樓的這個媽媽,和她手下的幾個打手都拘了,還沒等審問,這幾人就都齊齊自盡在牢中。
這事就有點蹊蹺了。因為其實這事說大也大,說不大也不大,有時候花點錢就能解決的,犯不著一命償一命。
所以劉成君覺得這里面的蹊蹺有點大,因為唯一能解釋得通的就是滅口。
第二起案子非常直接,就是夜里巡城的時候,看到有人直接進人家下迷藥扛著姑娘就跑。劉成君身上也是有幾分功夫的,就帶著人追。
最后把這兩個歹徒硬是給追上了。姑娘也搶了下了。
結果,沒幾天這姑娘同樣,暴斃家中。
而更讓劉成君感到奇怪,甚至感到害怕的是,兩個牢獄中的歹徒也雙雙自盡身亡。
劉成君感到害怕了,他仿佛已經感知到整個事件的背后有著一個龐大的,神秘的,不能讓人觸碰的真相。
而自己,已經冒冒失失的碰觸到了這秘密的一角。
他為自己的冒失感到恐懼,同時又為自己的冒失感到興奮。
大的風險意味著大的回報,這個道理每個一無所有的人都深有感觸并且時刻印在腦子里。
果然,就在劉成君收手停止調查這些案件后的不久,劉成君再次在夜間遇到強搶民女的一伙人。
這次他卻并沒有追上這些歹人,而是一直不緊不慢的在后面尾隨跟著。
不出所料,跟了很久,很久之后,那伙人終于不耐煩,在確定后面只有劉成君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停住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