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兇案是因為布萊特墨菲的兒子還活著,并試圖為他的父親報仇呢?”
那么就算懷特家族的人一個一個去世,也跟吉米一點關系都沒有了,他的動機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他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
所以,只要把事情做對,那么其他的事情就不是問題了。
于是吉米冥思苦想終于制定出一個周全的計劃,可以說吉米的計劃是參考了推理小說中常見的劇情。他首先發出了一封警告信,沒想到這封信的效果好極了。在收到信后,莊園里面的人都被嚇壞了。即使在后面發生的兇案,莊園里面的人仍都相信這次連環兇案是由布萊特墨菲的親人為了復仇而進行的。
正如吉米計劃的那樣,懷特的繼承人們按照計劃開始隨著歌詞一一去世,吉米還順帶除掉了可能的證人,女仆莫妮卡福克斯。
而另一個好消息是警方經過調查后得出結論不相信兇手的動機是因為財產分割問題,所以他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調查布萊特墨菲那條線索。如果按照這個進度,那么吉米成為懷特家族唯一的繼承人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是在這個完美的計劃中,吉米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本書的主角,大偵探彼得威爾。最終吉米因為企圖犯下最后一樁兇案而被捕。
輕松破案的大偵探彼得威爾回歸日常生活。
不,它不是以前的樣子了。懷特家族唯一幸存者、巨額財產的繼承人艾達懷特愛上了救命恩人彼得威爾。
于是,艾達應聘了偵探事務所的助理職位,順利的進入了偵探事務所,隨后他們迅速墜入愛河。
到此,小說《絕望者之歌》結束了。
因為這個有著隱藏含義的結局,讓讀者略有期待助手艾達會在接下來的作品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但在即將開始連載的第下部作品中,據說彼得威爾仍然以個人身份出現,而艾達一點點的信息都沒有流露出來。自然而然,諸如“她消失了?”和“是不是這個作者似乎不會寫浪漫題材”之類的蜂擁而至。
其實說來挺可惜的,但是現在小說的情節已經完全改變了,威爾他沒辦法延續后面的愛情故事,艾達小姐她們仍有自己的麻煩,而我,必須先解決我自己的問題。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真正的兇手已被加害。
如果之前被加害的是另一個受害者,那么你完全可以認為兇手的順序剛剛改變。但是如果兇手去世了,那么動機、犯案過程就會完全偏離原來的內容。
“在試圖傷害另一個受害者時,受害者拼命反抗然后造成兇手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我想了一會兒,仔細思考后發現有一部分我無法解釋。比如:把一張寫有《安妮的下午茶》歌詞的紙別在吉米懷特的身上。
你可能會認為,如果只是把它放在吉米的懷里,它就會從吉米的懷里掉下來,但如果它被別住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此外,一尊青銅馬雕像,這個兇器被放在遺體旁的袋子里。這樣為了迎合歌詞而故意設置兇案現場會不會太麻煩了一些呢?另外這樣的精心布置也容易出現兇手意料不到的突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