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知道,飛利浦菲恩是被謀害的。
與迄今為止發生在懷特莊園的三起連環兇案有關,但警方從一開始就沒有下定論。在最初的警方調查中,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顯而易見的事情似乎是在考慮案件數量的情況下做出判斷。
“我以為是連環兇案的延伸,但經過調查,有案例表明這是模仿者的作品。”
這是威爾在一段時間后向我解釋的內容,讓我能充分的理解他的思路。
“作為普通人,模仿犯罪的心理是無法理解的,但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
“這種想法太可怕了,模仿兇手會有什么好處呢?”
“我讀了一些研究犯罪的學者的論文,有幾個原因。你可以提到的第一種情況可能是,<如果你想藏一棵樹,就把它藏在森林里。>”
“這是意味著什么呢?”
當我感到困惑和解釋時,威爾對我燦爛地笑了笑。
“比如在莊園內的有一個人非常討厭飛利浦菲恩管家,或者是與管家有沖突,飛利浦菲恩管家是這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再或者飛利浦菲恩管家逝世后對這個人有利。
那么飛利浦菲恩管家在這個情況下被謀害了,那么這個人一定會第一個出現在嫌疑人的名單上。因為之前說的那些都是謀害飛利浦菲恩管家的動機。
這也說明為什么很多人即便是有機會或者有動機,但是也不會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
一些人選擇不犯罪,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性格好,也不是沒有他們沒有動機,而是他們不犯罪的原因是犯案后被抓住的風險太大了。
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假設一下,此時發生的連環兇案,例如,擔任管家工作的人被不分青紅皂白地謀害了,或者說與飛利浦菲恩被無關的人謀害了。
那么與飛利浦菲恩管家有沖突的人不能以此為契機嗎?
如果此時飛利浦菲恩管家被謀害了,那么警方有可能不會將其視為個人恩怨,而是將其視為連環兇案的延伸。這樣,這個人就可以離嫌疑人名單更遠一些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這個時候,竟然有人想要向管家報仇雪恨,這似乎太巧合了吧?”
“對了,莫妮卡。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可能會發生模仿犯罪。因為連環兇案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懷特莊園中的連環兇案令人震驚之處在于因為它們恰好與歌曲的歌詞相符。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有強烈炫耀**的人可能會模仿犯罪。連環兇案越是令人震驚,他們就越想模仿犯罪,陷入了自己可以對他人產生更大影響的錯覺。”
“它是一種興趣的疾病嗎?”
看我眉頭緊鎖,威爾立即繼續解釋。
“但無論哪種方式,如果是模仿犯罪,警方都能夠弄清楚。迄今為止發生的事件都是精心策劃的兇案。如果有人突然模仿它,那么就會以某種方式獲得關注。如果有與之前事件不符的事情,警方會立即注意到。”
“所以你會認為這個案子是模仿者的作品嗎?你是說飛利浦菲恩管家被害的原因可能與發生的其他兇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