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心笑笑,說:“我寫詩不是為了取悅別人。”
小郡主搖頭晃腦地說:“那么我和小師傅就不是別人,對不對。”
云心無奈地說:“對對,你們是自己人。”
長公主說:“你這孩子,還挺有性格。我看了你寫的詩,文采是頂好的,就是有點消沉,你是不是有些想法,不妨和我說一說。”
云心看著她這位平易近人的姑姑,沉默了一會,才說:“多謝皇姑姑關心。”然后就不肯說話了。
長公主見狀不再勉強她,此時外面已經噼里啪啦下起雨來,云心是不可能走出去了。
長公主命人布菜,她要戒齋一日,敏兒是孩子,晚飯還是要吃的。
敏兒拉著云心和佳瓊一起去吃飯,長公主依然留在書房里,盯著那些詩作若有所思。
小郡主吃完了飯,周嬤嬤就過來傳話:“公主殿下請云心公主去書房說話。”
并交待小郡主:“只讓云心公主一個人過去。”
云心跟隨周嬤嬤來到書房,周嬤嬤就將門帶上退出去了。
房間內就只有她們姑侄二人。
“坐吧。”長公主淡淡地說。
云心順從地找了把椅子坐下。
桌子上空空的,那些詩作蕩然無存。
“你已經十五歲了吧。”長公主問。
云心點頭。
長公主說:“要不是因為顏采女不得寵,你已經嫁人了吧,再不濟,也該定下婚事了。”
云心自嘲地笑笑:“近幾年與臨國和睦的很,目前還用不到侄女。”
“那也不能拖成老姑娘,”長公主用責怪的語氣說:“你不用走上和親的路子最好,不過各國往來變幻莫測,眼下的平靜并不代表風平浪靜,你一日不定親,不止是你,你娘的心里更是煎熬吧。”
想到生母,云心的心里甚是堵得慌。
她是娘唯一的女兒,娘日夜擔心的,可不就是怕她被指派為和親公主。
那些位分高的妃嬪所生的公主,都是要下嫁給王公大臣的。就算是遠嫁,也是去那些富庶的國家做王妃甚至太子妃、皇后。走上和親之路的,都是像她這種生母地位卑賤的人。
云心能想象的到,萬一她遠嫁和親,娘的余生就會在思念、牽掛她之中度過,凄涼孤苦,無依無靠。
她真的不想這樣。
云心低頭說:“可是我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長公主說:“事在人為,也不是沒有路可以走。”
云心搖頭:“我不想過繼給別的妃嬪。”
她已經十五歲,娘不是不通透的人,如果這個法子能行,娘早就同意了。
只是娘的地位太低,娘想把她過繼給別宮的主子,但是人家不肯要。
自己又不是不能生,干嘛養一個奴婢生的孩子,皇子還好,還是個女孩兒。
等她長大懂事了,就算有妃嬪想要撫養她,她也不愿意了。因為一旦過繼給別人,她就叫那人母妃,與自己的生母就要形同陌路,她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