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尖的宮女太監發現,紛紛回宮稟報給自己的主子。
皇后在御前的眼線是最多的,不過這次居然出奇地安靜,她什么消息都沒有收到。
等皇上召他去養心殿時,她還美滋滋地以為皇上想她了。
結果就是得到夏新伏法的消息。
夏新盜竊官銀,私造兵器,每一項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夏新是夏鼎的長子,卻不是嫡出,而是夏鼎和一位通房生的。由于在夏夫人未過門前就有了他,好多年他都占著夏鼎獨子的位置,夏鼎對他很是看重的,雖說是庶子,卻也委以重任,對他寄予厚望。
夏新給的理由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因為抗拒父親安排的婚姻而被父親活活打死,姨娘受夏夫人壓制,在府里的日子很不好過,日子久了,他就對父親心生怨恨。
他利用職務之便,低價買進一些官銀,然后溶鑄成銀錠子,用來換取生鐵打造兵器。他打造兵器也是為了賣。他想攢夠一大筆銀子,然后以經商的名義開府另過,讓姨娘和他脫離夏府的控制。
關于太子和夏鼎,他一個字都沒供出來。
孫達去查過,那處莊子確實是夏新在打理,夏鼎一口咬定他絲毫不知情。
倒賣官銀,和盜竊搶劫是兩回事,一個是投機取巧,另一個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雖然皇上有所懷疑,但查來查去就這些線索,和太子撇的干干凈凈。
夏新一個人扛下了所有,夏皇后暗地里驚出一身冷汗。
至于怎么治罪,雖說是庶出,那也是夏皇后的侄子,皇后痛哭流涕,太子苦苦哀求,夏鼎恨鐵不成鋼,自請除去官職代子受罰。
最后只罰夏新一個流放了事,夏鼎罰俸三年。
皇后和太子表面上未受任何牽連。
不過本來由皇后主持的除夕宮宴轉為由秦妃負責,太子忽染重疾,在東宮養病,閉門不出。本來由太子掌管的事宜也一并移交到榮王府。
皇上對外未做任何決斷,皇后還是皇后,太子還是太子,不過宮里宮外的人都知道,太子養病只是借口,東宮已經形同虛設。
一些妃嬪、皇子、大臣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不過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太子倒臺,榮王炙手可熱,崛起的會是榮王一脈。
但也有不安分的皇子,存在一絲幻想,不遺余力為自己籌謀起來。
很快就到了年二十六,宮里的變故并未影響到宮外人對過年的熱情,到處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
娘和渝修如期回到了家。
渝修長高了,更加懂事了。
他們已經知道了佳瓊賣泡菜發了家,也知道她將宅院擴大了一倍,更知道她得罪的人已經倒臺,他們現在安全了。
喬三娘覺得自己從未如此舒心如此揚眉吐氣過。
年貨已經備齊,雞魚肉蛋也都買來了,滿當當放了一廚房。天氣寒冷,那些吃食放到年后都不成問題。
京城里的人喜歡年前送節禮,不過鄉下的人還是習慣年后走親訪友,所以喬三娘不用著急回娘家。
她問佳瓊:“你有沒有經常回去看望你外公?”
佳瓊如實回答:“我抽不出時間,只托人給外公捎過幾次錢。”
喬三娘這就很滿意了,佳瓊和外公家的人不親,她能送銀子就已經仁盡義至。
喬三娘又陸續打聽到一些事,關于佳瓊外祖家的。
二郎家的年前生了個大胖小子,三郎家的肚子一直沒動靜,爹還是一如既往的打工,不過身體比以往硬朗了。
喬三娘得知娘家人一切安好,就放心下來,只等著年初二去村子里拜年送節禮。
她擼起袖子把饅頭蒸了,做了福糕,炸丸子和肉魚。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著過一個富足的旺年。
熱鬧是不會熱鬧的,畢竟只有他們娘仨。
“也不能趕回去給你爹上墳。”
“別人家都有送節禮的,就咱們家門可羅雀。”
喬三娘唏噓不已。
穆秋雖認定佳瓊是他媳婦兒,但八字還沒一撇,送節禮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