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有回娘家的習俗,娘年前就把節禮備齊了。
“那就后天唄,”佳瓊打著哈欠說:“反正玄武大街一直到初六都有擺攤耍獅子的,咱們有的是機會出去玩。”
“那可不成,”娘嚴肅地說:“渝修已經有好幾日沒讀書了,過了明天就得把心收回來,安心在家讀書。”
所以,她必須得露餡了?
佳瓊破天荒關心起去外祖家的事情來。
“娘,你都準備了什么東西去外祖家,各家的禮都有嗎,可別有什么遺漏。”
“我那兩個姨母也都得回娘家吧,他們也都帶著孩子吧,娘多準備幾個紅包,可別到時候不夠。和姊妹們多年不見面,娘要不要也給他們準備些禮物?”
“你年前就托人往外祖家送了年貨,咱們這次去走親戚,他們應該對我們熱情了。”
……
佳瓊和娘熱火朝天討論明天走親戚的事宜,把渝修的問題拋在一邊。
渝修終于不問東問西的了,佳瓊逃過一劫。
吃過午飯,一家三口都回房補覺。
佳瓊躺在床上,習慣地把左手枕在腦后又猛然抽回來。
這只手還麻麻的,熱熱的,是因為牽手的緣故么,那天晚上他們也牽手了,她怎么沒這種感覺,難道是那天的重心美在這上面?
總之今天是太閑了。
過了年初一就是初二,一大早娘就喊他們起床。
“快起來,吃過飯去你們外祖家。”
想到回娘家,喬三娘就特別激動。
她生怕這次走親戚還有頭兩次那樣的遭遇,年前她就托人往喬家村送了豐厚的年貨,還給了銀子,爹娘和三郎他們能過個富裕的年,他們就不會對她有成見了吧。
吃過早飯,娘就讓佳瓊把馬車套好,去西廂房搬東西。
來到西廂房,看到堆積如山的節禮,佳瓊驚呆了。
“這都是給外祖家的?”
“不給他們還能給誰,咱們在金陵還有別的親戚嗎。”
“娘,馬車里堆滿了,咱們坐哪里。”
“我和渝修坐車里,你趕車。”
佳瓊一縮脖子:“這大冷的天。”
“別愣著,快干活,娘自有辦法。”
娘確實有辦法,車廂里本來有兩排座位,娘把后面那一排拆了,東西擺了多半車廂,連前排的座位上都擺了不少,只留下夠兩個人坐下的空。
“娘,大姨二姨她們應該帶不了這么多東西,咱們送那么多,把她們都比下去了,這樣不顯好吧。”
兩個姨母不怪他們顯擺么?
“這有什么好怪罪的,誰讓我有個這么厲害的閨女呢。”
娘也學會說甜言蜜語忽悠人了。
佳瓊很受用,乖乖聽娘的去前頭趕車。
娘果然有辦法,給她拿來一件又厚又大的大氅披上,又變戲法似的拿來一頂兔皮棉里的帽子給她戴上。
外加一副厚厚的棉手套,佳瓊裹成了粽子,果真不冷了。
火焰和大頭二頭拉車,他們就這樣出發了。
臘月中旬下了一場大雪,城里的積雪早消失殆盡,鄉下的路無人打理,積雪被踩踏成泥水,還好天氣冷,路面凍成硬邦邦的,倒也走的順暢。
他們到了喬家村外祖家所在的胡同,這次喬三娘直接讓佳瓊把馬車駛進去,停在了大門口。
外祖家的門大敞著,還沒等佳瓊跳下車,里面的人就聞風出動了。
金串在門口放哨,看見是他們就一溜煙朝院子里跑。
“爺爺奶奶,是三姑姑來了。”
喬家三個兒郎率先跑出來,喬三郎手里拎個板凳,后面跟著腿腳依然利索的外婆,再然后是外公、大舅母、三舅母,連二舅母也抱著孩子出來了。
“三娘來了呀。”
“三姐,終于把你給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