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王府中有密道,他通過密道和私交的臣子聯系,其中有一位就是苗琨。
如果不是穆秋親口所言,太子簡直不敢相信。
“雖說我不知道他在密謀什么,但就憑這一條,就足以讓他萬劫不復。”
太子搖搖頭。
穆秋驚訝:“都這樣了皇上還不舍的治他的罪,我印象中皇上并不喜歡他。”
不喜歡他們母子,所以說廢就廢了。
“不是父皇會手下留情,而是那條密道,本就是父皇建造的。”
穆秋一時消化不了這個信息。
皇上給靜王建密道,目的是什么,支持靜王造反?
這個不大可能。
太子摩挲著手中的茶盅,道:“靜王府是父皇親自挑選的,他在里面的布局必然了如指掌。靜王在入住后,是不可能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鑿出那么長一條密道的,所以,密道本來就有。”
太子說的十分有道理,穆秋一開始并沒有想到。
不過他沒有問佳瓊的意見,佳瓊應該能想得到。
“皇上為何留一條密道給他?”穆秋才不相信是為了方便太子私會臣子。
“父皇是在防備我啊。”太子眼神暗淡下來。
穆秋不信:“你是什么人皇上還不了解,他一直都是很喜歡你的呀。”
太子嘆息說:“不一樣了,以前我是榮王,是父皇的兒子,現在我是太子,我們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父子。而先太子因為成了王爺,他和父皇就只有父子情分了。”
穆秋不以為然:“皇上和靜王,也就是父子情分,但不會是父子情深。”
兩個概念,相差甚遠。
穆秋知道太子在擔憂什么,無非是怕惹來皇上不快。
“殿下,都什么時候了您還在擔心皇上的看法,如果任由靜王行差就錯,皇上反而會怨您沒有及時止損。”
太子:所以我怎么做都是錯嘍,做儲君好難。
穆秋明白,因為這一條密道,讓太子和皇上的關系更遠了。
密道是皇上建造的,穆秋信。他是擔心他駕崩后,太子會對靜王不利,給靜王留了一條逃生之道。
“那接下來我們……”穆秋知道太子不愿插手這件事了,捅到皇上那里,皇上就會覺得太子一直放心不下靜王,派人日夜監督,以揪出靜王的小辮子。
這樣一來,靜王是倒臺了,甚至會被賜死,但皇上和太子之間從此會有隔閡。
“殿下不用為難,您可以不用出面,有人會出頭。”穆秋想到一個人,嘴唇忍不住彎了彎。
“誰?”太子想不出誰敢淌這個渾水。
“司徒信。”
又是這個人。
穆秋說:“虎林滅門案是他查的,這次苗琨女兒的命案他也接手了,他能查到靜王也是情理之中,皇上不會懷疑到你頭上。”
太子疑惑地說:“他不怕引火上身?”
穆秋頷首:“你不了解他這個人,剛正不阿,人稱冷面煞神,他辦起案子來可以廢寢忘食,而且他誰的面子也不給,樹敵不少,所以他雖然屢次立功,除了皇上賞賜那次,他幾乎沒有過功勛,不過他這個人又不在乎名利,也是個壞人。他之所以受翟宗任重用,是因為他斷案子有一手,翟尚書的升遷之路都是他給打下的。”
太子來了興趣,司徒信這樣的脾氣,的確不適合在官場上混,不過遇到賞識他的人那就是另一種說法了。
太子拍拍穆秋的肩膀:“你交給他吧,告訴他放開手腳去做,有朝一日,他會感激你這個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