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第二天,這位老同學舔著臉從同事手里借了一輛車,然后就這么直愣愣地帶著楊鑄順著地圖,從附近的臨縣開始一個個地進行掃蕩。
雖然說滇南很重鄉土情誼,大家算得上是老鄉,但你區區一個最基層的扶貧辦小科員就這么冒失地帶著一位企業代表過來想拿項目,無論如何都說不通。
因此,在未來的大半個月里,雖然張孟平把死纏爛打的手段發揮到了極致,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看著自己的老同學為自己的事情這么拼命,楊鑄感動壞了,直接勸他回去,要不然被處分就糟了,自己的事情就聽天由命吧,大不了返回泉城重頭開始;
孰料張孟平徑直拒絕,按照這位老同學的說法,他這一輩子夠失敗了,唯一能夠慰藉自己的,便只有兩件事:第一件就是他還保留著最基本的職業底線,從來沒有摸過不該摸的東西;第二件便是從記事起,他從來沒有對不起自己的兄弟;而楊鑄現在的境況這么困難,要是他撒手不管,那還對得起那近二十年的交情?
于是接下來的一個半月里,除了每周一必須要回去點卯開會外,張孟平愣是帶著楊鑄跑了足足三十個縣政府;
或許是老天開了眼,又或許是張孟平死纏爛打的功夫真的很磨人,不管怎么說,到最后,終于有四個縣簽訂了合作協議;
據說,為了此時,張孟平還被自己的領導開會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要不是他的工齡在那放著,外加他本地人+少數民族的因素,難說自己這位老同學就此丟掉鐵飯碗。
至于后來……
隨著楊鑄慢慢的扎穩腳跟,外加參投了一些項目,有了足夠人脈和資金的他最后順利地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并且越做越大;
但張孟平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刻不計得失出手相助的恩情他卻永遠記在心中;雖然這位老同學未來性格越來越有些古怪,死活不肯接受楊鑄的各種花式資助;但楊鑄無論再忙,每隔一兩個月總會抽出時間,帶上一大堆東西,在那個并不出名的小縣城里,與他好好喝上一臺。
畢竟……那將近兩個月的風餐露宿,和某人傻子似的哥們義氣,算得上楊鑄兩輩子以來,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
而此刻的張孟平自然不知道楊鑄心里所想,見到楊鑄這位向來有“悶葫蘆”外號的老同學甫一見面就給自己這么熱情的一個擁抱,狐疑之余,忍不住打了個冷戰,一臉惡寒地盯著楊鑄:“這才幾年不見,你這家伙該不會是被掰彎了吧!?”
楊鑄惡狠狠地勾住張孟平的肩膀:“蘿卜,聽說你考上公務猿了!?你小子成啊,看我今天灌不翻你!”
張孟平一臉睨視地看著他:“就你那點小酒量?來來來,讓老夫見識見識!”
于是在哄笑聲中,楊鑄落座,然后發狠似地給自己滿上了一杯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