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簡單的來說,就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由于華夏疆域龐大,所需的基礎建設投資額龐大到一個令人驚悚的程度,因此單靠政府投入是不現實的,所以干脆就讓社會上的企業參與投資建設(有些項目國家也會投入一部分),然后給企業一定年限的經營權,等企業收回投資后并取得投資回報后再交還給政府;
如此一來,企業得到了收益,政府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速度,雙方各有所得,可謂是共贏。
不過PPP合作模式在一開始,其實在發改委和財政部內部是有很多討論的;正式推廣更是2015年的事情;
而很少人知道,就在幾年后,也就是2004年,帝都4號線地鐵的建設,就是PPP合作模式的一種嘗試;而后世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幾年間建設大量的高速公路,其實就是托了PPP合作模式“試點”的福,吸納了天量的民間資金后,汽車7天跑全國這種事才能得以實現。
但是這種模式也有弊端,由于資本都有逐利性,大部分企業出資說到底還是為了賺錢,因此高速公路、地鐵、公交系統等回報率高、周期短的PPP項目無數企業搶破頭;但是一談到在邊遠山區修路,則基本上無人問津。
所以聽到楊鑄的建議后,程永剛心動之余,卻也非常猶豫。
一來呢,他不敢肯定楊鑄的建議,領導是不是肯同意,畢竟PPP合作模式尚在論證和探討中;一旦上面否決了這個提議,楊鑄的項目有很大幾率撤銷或是延遲,這對于振興司而言是大大的遺憾,畢竟楊鑄的項目,傻子都能看出來對國家扶貧大計極有裨益。
二來呢,他又很擔心,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之所以在考慮PPP合作模式,其本意就是激發國內民間企業和資本的熱情,從而加快國內的基建速度;因此試點項目就顯得極為重要——楊鑄的項目如果采取PPP模式后,明顯無利可圖,甚至虧本;要是真成了試點項目,大伙一看,好家伙,PPP合作模式原來是個巨坑啊;在這樣的認識下,以后誰還會傻到投PPP項目?
正自糾結中,程永剛無意間瞥見了楊鑄嘴角的一絲壞笑,稍一琢磨就明白了他的用意,當即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合著這混球是在使壞啊,這哪里是在提建議,分明是在將自己的軍,用所謂的PPP合作模式逼著發改委和財政部撥一部分款來分擔那些基建費用;這樣一來,就可以從名頭上否定這是PPP項目,避免壞掉這種模式的名聲;同時又能實驗這種模式在執行過程中會存在哪些問題,從而加以預防和改進。
聽到程永剛聲討自己,楊鑄疲賴地嘿嘿一笑:“我這不是勇于充當小白鼠么,這么大的犧牲,卻被程司長你一頓批斗,我冤不冤啊!?”
程永剛看著這貨一臉委屈與無奈地攤著雙手,強忍著揍他的沖動,飛了一個白眼過去。
不過有了這么一個小插曲,再加上楊鑄很是混插胡打了一陣,兩人之間的私人關系倒是感覺到近了一層,不再那么一副公對公的模樣了。
………………
“楊鑄,這兩天你現在帝都玩一下,你的事情我明天就會跟領導匯報,無論是什么結果,接下來總歸還是需要繼續細談一些問題。”程永剛對楊鑄的稱呼有了改變,親昵了不少。
楊鑄有點不情愿地點了點頭,說實話,他對帝都沒有什么感覺,再加上這邊現在霧霾已經初具規模,待在這算得上是種煎熬。
“對了,你是不是知道華夏糧食集團與南海油脂之間的問題了?”分別前,程永剛忽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