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后。
楊鑄許久沒踏足過的希望集團會議室。
“希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某人一邊看著手頭上的股權協議框架,一邊發出嫌棄的嘖嘖聲。
這名字也偷懶了吧?一個不留神就想起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不過還好,這家新成立的公司里,鑄投商貿雖然只有27%的股份,但是同股不同權,在協議上把經營管理權明明白白地交給了自己,算得上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
李明氣卻呼呼地瞪著他:“你小子幾個意思,我堂堂希望集團食品飲料事業部的副部長,你卻非要指定我做一家子公司的黨高官?”
“你這是見不得我好,硬生生地給我來了次降職!?”
楊鑄臉上笑嘻嘻:“哎呀呀,不要這么說嘛,你這個黨高官可是新公司組織里的一把手,手里除了捏著監察權,更捏著一部分人事權誒;這不比一個區區事業部的副總來的威風?”
李明狠狠啐了一口,心想希望集團現在的情況你不知道?我這個食品飲料部的副總能和普通副總一樣么?你小子就是故意使壞!
不過看了看旁邊坐著的林雄,他這話終究沒有出口。
而林雄則有些神色復雜地看著面前一點坐像都沒有的楊鑄,心中感慨萬千。
………………
就在一個多星期前,希望集團忽然接到上級發下來的一份征詢函。
雖然這份征詢函極為親和,但總經理楊進和林雄卻從字里行間看到了一條近乎命令的指令——成立一家國企控股的子公司,為某人做殼。
看到文件上的落款,楊進和林雄哪里敢說一個不字,當即就回函:保證完成任務!
接下來的幾天,林雄充分見識到了發改委的力量和效率——短短一個星期時間,在國資委的協調下,8家東北的農業公司、5家中型榨油廠、3家農科所便與希望集團的部分現剝業務部門進行重組,成立了這家固定資產過億,隸屬于希望集團名下的農業科技公司。
說實話,當初當新公司的股權架構協議下來時,林雄嚇了一跳;
某人象征性地出了一千萬,便占有了新公司足足27%的股份不說,公司的經營管理權更是被他納入其中——要不是這個項目是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聯手推動的,林雄差點就以為自己碰上了又一起國有資產侵吞案了。
按理說,面對著上級部門如此積極的態度,楊鑄應該感激涕零,然后半個屁字不放,乖乖地在協議上簽字,然后立即走馬上任了吧?
事實證明,楊鑄這混球遠比林雄想的更加不靠譜!
面對著那份占盡了便宜的協議,楊鑄磨磨蹭蹭地看了三天后,才輕飄飄地加了兩個不像條件的條件:1.子公司總經理由楊鑄指定,而非他本人擔任;2.希望集團的李明必須擔任新公司的黨高官一職。
以上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拒絕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