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管它呢,有錢進來就好!
“小斑鳩,話說在前面,現在是斑鳩網的關鍵期,因此我不反對你向視頻網站方向發展;”
“但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給你這4個億不是讓你囤著玩的,”
“既然你打算把【人間觀察】板塊轉為視頻,為毛不順便把【斑鳩大拿說】也一并轉成視頻!?”
把“斑鳩大拿說”也轉成視頻?
看著楊鑄淡淡的表情,宋文軒頓時有些皺眉。
“斑鳩大拿說”可不比“人間觀察”這種只能官方發布內容的板塊,在斑鳩網的運營規則里,“斑鳩大拿說”更像是一個互動分享板塊,但凡你自信有三五斤兩,都可以在上面發布文章內容——當然,文章在發布前必須經過審核。
而如果斑鳩網想要進行技術升級,只把“人間觀察”板塊變成視頻的話,成本是可控的,1個億燒個兩三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如果把“斑鳩大拿說”也變成視頻模式,一旦網民的熱情涌上來,4個億能不能支持個一年半載都不敢保證!
關鍵是……他不敢保證那些真正的大拿是否愿意出鏡啊!
要知道,基本上每個大拿身后都有一票子利益既得群體,斑鳩網地“人間觀察”板塊嚴格來說,是與許多學者和大拿的長期利益是隱隱沖突的。
以往大家只用網名在網上發發文章還好,畢竟誰也不知道那一個個昵稱后面坐的究竟是不是一條狗;出于良心和社會責任感使然,許多學者和大拿也愿意分享一些真正的干貨知識,并且為一些事情發聲;
但是一旦撕開那層保護膜,讓他們真人上鏡的話……呵呵,事情就會變得很微妙了。
而且從宋文軒自己的角度來說,作為惡補過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的運營管理者,宋文軒跟眼下那些基本上都是技術流出身的互聯網創業者不太一樣,“計劃內成本可控”是他極為看重的一個點;
因此對于楊鑄提出這個想法,他是持懷疑態度的,畢竟成本不可控因素太多,他是真的心里沒譜。
聽到宋文軒的疑問,楊鑄笑了笑。
對于讓那些學者和大拿真人上鏡這件事,他是有深意的——說白了就是做篩選,想要篩選出后世諸如“溫老”等極有學識、又有社會責任感,并且在這個社會大變革期還敢于站出來說話的人來。
這一批人是他夢寐以求的合作對象。
畢竟,對于鑄投商貿這種已經成型的大企業來說,要想更進一步;商業模式+超級渠道+超級現金流動力+超級社會影響力+超級產業鏈把控力+輿論話語權,缺一不可。
而很多時候,輿論話語權甚至可以排進這些核心要素的TOP3。
而他當初之所以不顧宋文軒反對,愣是要斑鳩網扛著完全可以預期的社會反彈力開設“人間觀察”板塊,就是為了逐步打造自己想要的輿論宣發平臺。
其實企業擁有自己的發聲平臺很常見,后世很長一段時間內,許多大型企業利用利益捆綁的形式把許多媒體平臺納入自己的陣營里;甚至那些流量喧天地媒體平臺們一度可以跟他們的金主平起平坐;
只不過,許多年以后,經歷了許多事的這些企業才反應過來……
哦,原來這些單純的流量媒體平臺就跟泡沫一樣,看著數據漂亮,但真正到了關鍵時刻,卻沒多大用——至少在戰略價值方面是投入產出比是嚴重失衡的。
因此,進入2018年以后,各大企業才逐漸把這塊的重心向高生態位的媒體平臺或者高生態位的KOL們傾斜——要不然,后世被各大資本看好的小破站,你以為它真正值錢的部分,真的是媒體所說的“那一票子跟小破站共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