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易將秘籍收起來。
方戎女點頭,但臉上充滿憂慮。這要是被王爺發現了,讓她怎么做人。
劉知易安慰:“放心。王爺不會在意的。”
方戎女道:“嗯。王爺應該就是想通過我手,傳給你的。”
孺子可教!
……
“大哥,今日是否對劉公子過于熱情了?”
靜心齋中,王爺修養的暖閣中,金川郡主對嶺南郡王今日的行為有所不解。竟然收了那個戎女當徒弟。
“呵呵。你這丫頭向來聰明,你猜一猜。”
嶺南郡王道。
金川郡主只思慮了片刻,笑道:“可是最近聽到了什么?”
郡王點頭:“聰明。前日見著魏太醫。向我打聽劉公子,攀談了幾句,得知這劉公子竟然做出了名為顯微鏡的重器。”
郡主面色不變,這事她早知道了。
嶺南郡王疑惑:“你不想知道顯微鏡是什么重器?讓魏太醫都念念不忘。”
金川郡主道:“我今日與劉公子談過了。”
嶺南郡王恍然大悟。
嶺南王接著問道:“《蓬蒿人》的作者探到了?”
那日王府夜宴,目的就是為了找蓬蒿人,所以請的不是才子,就是名士,或者跟《蓬蒿人》有關的人物。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打探出誰是這首詩的作者。可惜那日讓劉知易大放異彩,可劉知易怎么看都不可能是蓬蒿人。
郡主搖搖頭。
嶺南郡王道:“不是那曾鴻?”
曾鴻是楚郡才子,出貢院之際,嘴里大喊“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度被懷疑他是這首詩的作者。
郡主搖頭。
“不是張福、王祿、李壽、趙喜四人之一?”
這四人跟這首詩關系緊密,及第樓那里已經證明。
郡主搖頭。
“也不是劉公子?”
郡主還是搖頭:“《林花》詞哀婉凄美,中有大悲痛。《蓬蒿人》意氣風發,狂傲張揚,文風不同,不該是一人所做。再說,《蓬蒿人》是作于及第樓中,據探報,當日劉家正因徐謙案受牽連,居家逃亡。劉知易不可能出現在京中。”
嶺南王:“本王不懂這些,你說不是就不是。不過這劉知易才學驚人,絕非池中之物。本王惜才,還是盡快招入府中才是。”
郡主道:“怕沒那么容易。且不說他本人意下如何,太學也不會放人。想招徠,等八年后再說吧。”
太學學制八年,劉知易才剛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