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回到太學,等到深夜,室友都睡著后,劉知易就開始翻開秘籍領悟,抄錄是騙人的,因為根本沒法抄。這兩本秘籍,跟太學書庫里的一樣,有價值的不是行氣路線,而是其中高手留下的氣韻。
兩本秘籍,一本《狂沙法》,一本《潮汐術》。劉知易先練聽起來更威風的《狂沙法》,翻開秘籍,扉頁一個打拳的武士圖畫,這是秘籍的總綱。劉知易掌心輕撫書面,輸入氣勁。隨著真氣輸入,秘籍上打拳的那個武士頓時活了,劉知易輸入的氣勁,在他身軀里運轉,武士輾轉騰挪打了一套拳法。感受著自己的氣勁在武士身體里運行的軌跡,同時記住武士配合行氣的拳術,直到確認自己已經記住,這才收了氣勁。
接著翻到后頁,是一些文字,記載著功法要領,相當于心法。這本狂沙法,功如其名,相當狂放,功法道理是催發血氣,如狂沙漫卷,反復不斷侵蝕身體的筋肉、骨骼、血脈,侵蝕每一寸肌膚,以達到千錘百煉的效果。武道功法大都如此,都是靠錘煉身體激發血氣來修行。有基礎的劉知易,很快就領悟其中道理。
收起秘籍,馬上在空無一人的宿舍內演練起來,單獨運氣可以,單獨打拳也可以,但將拳術和運氣結合到一起,劉知易做不到。總是差了些東西,越是刻意,越是錯亂,一會兒弄得氣息紊亂,好容易才平息下來。
難道這功法跟我無緣?
劉知易嘆道。確實存在某種功法就是不適合某個人聯系,無論他天資多高,死活學不會的情況。
又翻開《潮汐術》,同樣輸入氣勁,這是一套以靜為主的功法。道理是模仿潮汐拍岸的長力,綿綿不絕,周而復始,不斷的捶打每一寸身體。
劉知易默運氣血,配合呼吸,盤膝而坐,很快進入冥想狀態。感覺到呼吸的空氣在身體中循環,被濃漿一樣的血液吸收,相互結合生出血氣,氣血如潮汐一般沿著動脈到毛細血管,沖擊每一寸肌膚,甚至每一個細胞。
這種感覺十分舒服,仿佛每一個毛孔都在呼吸。
他領悟了《潮汐術》。
今日來王府,是來還書的,雖然他忽悠方戎女說,王爺是想通過她的手,把秘籍傳給自己。但心里還是很忐忑的,這種行為確實不太好。
先還了一本,另一本他還不死心,希望能夠領悟。
還完功法,又跟師姐聊了聊天,發現只要王爺在家,每天都會為她運功調息,讓劉知易十分羨慕。
回到太學,室友已經睡了。
劉知易還沒有睡意,他發現師姐的境界已經比他高了。他竟然升起了攀比之心,他知道這種心態很不好,可就是覺得,被方戎女壓一頭,有些不太能接受。所以格外勤奮起來。
一直打坐到深夜,跟幾個室友一起突然被驚醒。幾個室友揉著眼睛,一邊罵著,一邊下床穿衣,推門查看。
幾人走到門口,看到懸壺殿方向,冒起漫天花火,不是著火了,而是誰在放煙花。
不斷有學生涌過去看熱鬧,也有學生看熱鬧回來的,熱情洋溢的喊著什么。
從煙花和炮竹聲中,劉知易勉強聽見“破關”“三品”等幾個字,心中一喜。
“掌院突破三品了!”
這是大喜事。太學諸院中,掌院大多都是三品,只有少數衰微的學派掌院只是四品。比如墨家、比如道家、比如小說家,連農家都有三品高手坐鎮,儒家掌院更是二品大儒,同時也是整個太學的學正。
掌院實力不足,學院在太學中說話都不硬氣,分配的資源越來越少。其實懸壺院還算好的,畢竟醫家是實用學科,那些只知道斗嘴的名家幾乎要被趕出太學了。因為儒家出身的學正認為,君子應該敏于行而訥于言,名家只知詭辯,毫無君子風度。當然儒家學正對各家都有批判,比如說“小人喻于利”,將對“利”直言不諱的兵家和墨家喻為小人;高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將秉持“刑過不避大夫,賞善不遺匹夫”的法家批評為目無尊卑。
可惜的是儒家能打擊的了名家、墨家,卻打擊不了法家和兵家。法家駁斥儒家以文亂法,兵家諷刺儒家表里不一。
“怎么回事?我們要不要去看看?”
李園問道。
尤所為搖頭:“你沒看見這些人往返過速嗎?”
謝忠點頭:“尤兄說的對,我看見好幾個人跑著過去,跑著回來,一臉急色。”
“不好!”
劉知易突然驚呼。
眾人看向他:“劉兄何故?”
劉知易嘆道:“可能是董封突破三品了!”
一個四品境界的董封,就攪得懸壺院不得安寧,人人自危,要是進了三品,誰知道他會鬧出什么幺蛾子來。
李園打了一個寒顫,他們多是吃過董封的虧的。因為顯微鏡的事情,當日董封往后溪齋爐亭扔了許多毒丸,之后眾人出現了各種癥狀,有的發燒數日,有的拉稀幾天,還有的發情,跑去青樓掏空了身體后被扔到大街上。李園就是意亂情迷之中,被教坊司的青皮收拾過的人之一,他當日去了教坊司,一連要了十多個姑娘才釋放干凈慾火。之后因為錢不夠被打一頓還是小事,關鍵是之后的十幾天都不舉,擔心變成太監。
“那沒什么好看的,回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