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介在一旁提示:“在下慚愧,只起了個首。”
起首平平無奇,這首詩全靠后面的詩句提著,否則就是打油詩了。
清影輕輕念誦,“玲瓏樓里初更時,臺上美人斗腰肢。嗅罷青梅撒花遲,尚有青杏待金枝。”
念了一遍之后,馬上說道:“劉公子所做,應該是第二句‘臺上美人斗腰肢’,那后兩句就該是謝公子所做了。”
謝韞馬上不服:“莫非是后兩句不如那一句?”
清影搖頭道:“后兩句明顯是第三人所做,所寫乃劉公子與謝會元。劉公子與憐月交好,嗅罷青梅撒花遲,說的應該是劉公子。謝會元手握金枝,后一句說的就是謝會元了。既然這后兩句不是劉公子所作,當然是謝公子您了。”
一聽清影的解釋并沒有直接說他做的詩文不行,只是從字里行間讀到了詩詞描寫的角度,從而分析出不是劉知易所做,他臉上的表情才變好。
見謝韞似乎對劉知易有成見,清影善于處理這種情況,馬上招呼大家入席。
“賤妾不勝酒力,就自薦做個席糾。先飲一杯,諸位公子請隨意。”
眾人陪了一杯。
清影扯出了一個話題:“聽說朝廷要對嶺南用兵,不知真假?”
莫談國事,在青樓中沒有約束力。每天晚上,各家青樓中都會有一群朝官宴飲,國事是必談的話題。
用兵嶺南,恰好是最近最熱門的話題。除了會試考題是這個之外,這幾天不斷傳出消息,都是關于嶺南的傳聞。
聽說嶺南出現了一個女王,統一了大荒林中殘余的南蠻部落,建立了一個國家,自號南國,正磨刀霍霍想要搶回嶺南。
謝玄道:“道聽途說,德之棄也。”
這是一句儒家經典名言,針對的是小說家,道聽途說的小說家,因此被儒家打上了不道德的標簽,聲名掃地。如今在官場上,只能做御史,其他個衙門,都沒有小說家的容身之地。
清影不悅:“謝會元當罰!”
她是席糾,她開了話題,大家就該暢所欲言,謝玄一句話將話題終止,確實該罰。
謝玄很大氣:“在下失言,認罰。”
清影又道:“聽聞劉公子辯法折服名士嬴悝,莫非劉公子轉修法家了?”
話題到了另一個熱門,殿試前,嬴悝和劉知易在太學的辯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