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官場,危機始終存在。總不能整日戰戰兢兢,或者因噎廢食不敢上進。其實劉大刀這樣,遭遇危機之后,馬上主動出擊,主動找上強大靠山的做法,作為兒子的劉知易是十分贊成的。
不想在大佬傾軋中死的跟狗一樣,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自己努力變成大佬,另一種是找個大佬做靠山。
劉知易何嘗不是這樣,考太學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不過以前是計劃先通過太學了解清楚官場狀況,再考慮是不是通過法家入仕做官。現在有了一點意外,通過給嶺南郡王治病,跟王府產生了因果。雖然雙方都沒明說,至少在人們記憶消失之前,嶺南王不敢不管劉知易,在這期間,劉知易牢牢抱上了嶺南王的大粗腿。
但劉知易一直也沒放松自己的修煉。每天依然是法家、醫家雙休,堅持錘煉武道。只是武道進展大大落后于有系統灌頂的法家和醫家,最近將修煉重心轉向了武道修行。劉知易隱隱觸摸到了那道門檻,無論他如何催動血氣,不管是使用醫家真氣,還是用武道手段,都無法沖破某個玄關,血氣流轉到一定程度,就無法繼續增強。
吃過午飯,父親還沒醒來。
劉知易跑到院中練了一趟拳腳,大汗淋漓,極度疲憊。身體到了極限,或許受到了心臟血管等組織的狀態影響,他的血壓不可能無限制增高,血管也不可能無限制承受血壓。所以每到觸及那個玄關之際,他就感覺心臟劇痛,大腦發昏,血氣流轉自動放緩。之后身體產生深深的疲憊。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房中打坐,法家、醫家交替運轉幾個周天之后,尤其是醫家真氣讓身體又恢復了活力,疲乏一掃而空。
又練了兩趟刀,父親才起床,看到院子里正在練刀的兒子,沒有打擾,靜靜看完。
“哈哈哈哈。臭小子,功夫見長啊!看來去了太學沒有偷懶!”
偷懶,當然沒有,不過也沒有太多時間鍛煉,每日堅持日常而已。
“哼。我兒子怎么會偷懶。再說,去太學怎么就是偷懶,你這想法怎么產生的?”
母親隨后出屋,幫兒子懟老爹。
劉知易嘆道:“可惜最近遇到了瓶頸。”
劉大刀道:“不錯。快趕上你大哥了。”
跟母親偏愛次子不同,父親始終覺得大哥是塊練武的好料。
“爹。聽說大哥要回來考武舉,有幾成把握?”
劉知易問道。
劉大刀笑道:“你大哥你還不了解,他要回來考試,就是十拿九穩。”
劉知易點點頭,他也如此覺得,大哥為人木訥,但這種人天生心無旁騖,確實很容易集中精神琢磨武道。他要考武舉,那么硬實力一定已經是舉人境界。
“好了。好了,你爹起來了,你們父子該吃飯了。”
學生的假期就是這樣,吃了睡,睡了吃,或者吃了玩,玩了吃,核心只有一個吃字。
“好。二郎,跟爹好好喝兩杯,說說你在太學都學了什么本事。”
母親頓時不悅:“喝喝,喝死算了。”
一邊罵著,一邊跑去張羅,等兩父子坐到飯桌上的時候,一壇酒已經打開。
一家人吃著飯,劉知易簡單將在太學里事情說了一遍,把一家人聽得目瞪口呆。
“二郎,你不是在吹牛吧?”
“對,你不是喝多了吧?”
父母無法相信,眼前這個才一個月沒見的兒子,在太學里經歷了那么多事情。所以一定是吹牛,大本事沒學會,竟學會了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