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賜先下來,接著走下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言義來了!”
言義是姜家次子,不常來,往年來的都是表哥。
“快見過你表哥。今后多跟你表哥學。”
少年規規矩矩行禮,姿勢端正,仿佛專門學過。
“姐夫!”
姜賜走向大門,沖門口的劉大刀拱手。
“快請,快請!”
劉大刀十分高興。
至親之間,平時守望相助,也少不了暗中攀比。劉大刀娶妻的時候,劉家太老爺子還在,當時遠沒有如今的家業。可當時,白手起家的劉老太爺依然認為跟姜家結親,是姜家高攀,因為劉家是官身。可姜家不這么認為,沒人把亭長當成官,反而認為富甲一方的姜家是下嫁。
只有劉大刀對這門婚姻極為滿意,因為他老婆是遠近聞名的大美人,結婚這么多年來,老婆就沒給他丟過臉,不管誰見了,都要夸一聲“劉老爺好福氣”。
只是從雙方老一輩開始,兩家人不斷攀比。劉家派兒子去拜年,姜家就不會來大人還禮。
今年是個例外。這讓劉大刀心中得意,終于壓了大舅子家一頭。這都是他努力的結果,跟兒子沒什么關系。就算有,那也是他培養的好。
劉知易心道,看來今年他考入太學,讓劉家在親戚中長了聲勢。至于他在太學和京城里那些名聲,他發現竟然沒有傳到鄉下,哪怕是十里亭都沒怎么聽說,更何況更遠的河口鎮呢,所以劉知易認為,舅舅一家應該也不知道他在京城有多大的名頭。
把舅舅和表弟送入酒席,兩家人坐著閑聊。
舅舅先是把劉知易夸贊一番,接著話鋒一轉。
“知易啊。明年言義跟你是同學了,你可得好好照拂他。”
這話什么意思?
劉知易,劉大刀,劉姜氏三人齊齊臉色一變。
“舅舅,言義考上太學了?”
劉姜氏單純的震驚,率先問道。
劉知易好奇。
劉大刀眉頭微皺,不是不想看到后輩出息,只是不能專美于前,頗有些吃味。他不說好,也不說壞,豎起耳朵聽著。
舅舅先是喝了一口茶,然后神態自若下壓著得意道:“這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
劉姜氏嘆了口氣:“啊賜,你想簡單了。太學哪那么容易考。”
劉大刀道:“對。你姐姐說的對,沒有真才實學,考不進太學。這里沒有門路可走!”
姜家是富商,門路廣通不輸給劉家,而且更加長袖善舞,劉大刀以為大舅子想走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