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易生出新的疑惑,謝玄說的這些,很可能都不是朝堂上能公開講的東西,他卻拿到劉知易和玉扣面前來說。他不是一個長舌的人,這么做必有道理。
劉知易沒問,謝玄自己說了出來。
“在下這次將奉命隨軍南下,全權處理版圖一事。”
謝玄是翰林院編修,他是恩科榜眼,是太后培植的勢力,將來注定要大用。這次隨軍南征,肩負重要使命,一旦完成,就立下了大功。顯然是太后給他機會,讓他負責這個秘密使命。
可他卻在玉扣面前說,難道玉扣跟此事也有關系?
謝玄繼續道:“新成立的鎮妖司也要南下。鎮妖司乃密設機構,直屬太后。不用朝廷官員,招攬江湖異士,摩尼教已經應召。圣女也將充任鎮妖司秘密要職。”
原來如此!
劉知易恍然大悟:“這么說,玉扣姑娘此番也要南下?”
謝玄點頭:“如果玉扣姑娘愿意的話。”
她當然愿意。
劉知易心道。
玉扣果然說道:“朝廷差遣,不敢不從。”
她恐怕巴不得南下呢,她手里有一塊版圖殘片,南蠻那里可是有版圖一角的,她不可能不覬覦。朝廷讓她進入鎮妖司南下,簡直是正中下懷。
謝玄道:“如此甚好。不知劉兄可愿南下?”
感情謝玄是給自己拉攏人馬來了。
劉知易確實想去:“可惜朝廷并未征召我。”
謝玄嘆道:“這事怕是要找嶺南王商討。”
劉知易點頭,南征事宜,嶺南王全權負責,他不負責都不行。武帝時期金川之亂表明,嶺南離不開嶺南王。
天下九大邊郡,北方有關東郡、燕山郡、云中郡、陰山郡四郡,西方有焉支郡、玉山郡兩郡,南方有嶺南東西兩郡,東海近海諸島上,還有東海郡,總共九郡。除了嶺南兩郡,其他邊郡都由王族時代鎮守。是朝廷放心的力量,只有嶺南東西兩郡,由立下大功的功臣鎮守,東西兩郡節度使無一例外都是嶺南王舊將。節度使之下,嶺南新生的豪族,一半是嶺南王舊部,扎根嶺南發展起來的,另一半是早年間歸附朝廷的吐司家族,這些家族也只認嶺南王,不認朝廷。
因為這樣的影響力,嶺南雖然也有節度使家族,可真正的太上皇是定居京城的嶺南王。嶺南王與兩大節度使,一內一外,相互照應,將嶺南經營的鐵板一塊。
嶺南王如果開口要求劉知易南下隨軍,朝廷不可能不滿足這個要求。
劉知易道:“我盡快去嶺南王府商議此事。相信嶺南王不會拒絕一個醫官隨軍。”
謝玄拱手:“劉兄一同南下,在下就放心了。”
謝玄給自己拉到了兩個得力幫手,馬上告辭,或許他還有其他人要拉攏,劉知易沒有留人。
剩下劉知易和玉扣二人,劉知易感覺玉扣應該有些話要跟他說,比如版圖的真正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