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
劉知易沒有沮喪,反而興致更高,提起一口氣再次殺過去。
幾招之后再次被擊退,還是只退了幾步,但受傷極重。劉知易本來還打算今天輸給林教頭,下次就有了繼續挑戰的借口,現在看來,挑釁的太猛,徹底激怒了林教頭,今天恐怕難以善了。勝負已經不是他能左右的,務必出盡全力,才有可能死的不是太慘。
在擂臺下的觀眾看來,卻是雙方勢均力敵。
劉知易十分冷靜,雙手持刀,刀口吞吐著刀氣,刀氣中散發著一股股剛直氣息。這種氣勢,讓林教頭不敢冒險,小心翼翼的靠近,右手握拳,左手作刀,前后輪換,小步貼上來。
突然林教頭右腿一蹬,猛沖上來,像攻城錘一樣,勢不可擋。劉知易保持握刀姿勢不變,一根飛針飛了過去。林教頭這次卻沒有彈飛飛針,而是再次加速,將飛針甩在身后,讓飛針后隱藏在飛針后的法繩也失去了纏繞的機會。雖然飛針主動追蹤而回,可根本追不上林教頭的背影。
法家的小手段,已經很難讓林教頭中招了。
就在林教頭貼上來的剎那,劉知易一改姿勢,單手握刀,另一只手一拍刀身。刀口上的法家真氣集散而出,化作一張法網,裹向林教頭。
林教頭左手作刀,一刀劈出,一股刀氣,將法網一刀兩斷,林教頭腳步不停,從斷口處沖殺出來,這次劉知易避無可避,只能一刀迎上。
這一刀,武道血氣和法家真氣灌注,頗有威力,卻被林教頭一掌擋住,接著一拳擊中劉知易胸口。
劉知易還是退了三步,看似沒有什么大的影響,但他已經站不住了。
三拳的傷勢積累在一塊,讓他控制不住氣血,一口鮮血噴涌出來。
林教頭沒有繼續動手,而是站在旁邊。
“少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真上了戰場,你早死了!”
劉知易無力反駁,他確實輸了,可這是原因嗎?
林教頭說的看似有理,確實花里胡哨了一些,擂臺上尺寸之地,劉知易還想著投機取巧,確實有些困難。但文武手段合用,真的一無是處嗎?如果是這樣,上次他不可能打贏林教頭。
誰拳頭硬誰有理,如果太學里的儒家學正站在這里,劉知易不信林教頭還說得起這個話來,儒家靠的就是兼修,就是花里胡哨,孟曾還能飛呢!
不過今天,教頭說的有理,因為教頭贏了。他用純粹,贏了花哨。
劉知易喘息著,咽下最后一口血。
“既然教頭想看看純粹的,那就讓教頭看看!”
說完,他吞了一顆百牛丹,狂暴的血氣在殘破的身軀中爆發,讓內傷更傷。
劉知易將這些血氣全都灌注進刀口,瞬間刀口變得血紅,仿佛馬上有鮮血滴下。六品的法家真氣也不要錢似的涌入刀身,與血氣結合起來,形成特殊的刀氣。
接著一揮手,一百多根針甩了出去,全無力道,林教頭驅動真氣,身前一尺出現護身罡氣,將這些金針全部震落。接著劉知易一刀砍了過來,林教頭初時輕蔑,繼而嚴肅,最后驚懼,雙手作刀,合掌來架。
并沒有架到,因為這刀根本沒有劈向他,而是劈在了身旁,劈在擂臺上,強烈的刀氣將擂臺劈出了深深的刀痕,震裂了石板,看著像將擂臺一刀看作兩半。
再看劉知易,已經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