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和絲線,讓劉知易找不到痕跡,明明感應的到上面的力量,卻很難找到碎片在哪里。紅豆本身就是一顆普通的紅豆,穿著一條皮繩,看著像是自制的簡單飾品。絲線就是簡單的絲線,摸著,看著都是絲線,由某種纖維紡出來的,很粗糙,拉著又很結實。
劉知易靈光一現,仿佛知道了什么:“師姐,把燈給我拿過來。”
方戎女馬上舉著油燈過來,劉知易直接將絲線點燃,一團絲線馬上燃燒,發出毛發燒焦的味道,最后蜷縮成一團灰燼。
“拿盆水。”
很快這團灰燼被扔進水中,劉知易捏碎灰團,在水里涮了幾下,拎出來一根細絲。在燈光下閃爍著,角度不對,都看不見。
原來是一條細絲,被搓成了一條線,難怪找不到。見過七彩粉末形態的版圖碎片后,再看到細絲狀碎片,劉知易沒有多驚訝。丈量了一下,細絲有五尺多長,比蠶絲還細。
至于那顆紅豆,劉知易懷疑碎片可能藏在紅豆之中。
看了一眼,決定先易后難。手握絲線,將身上幾個碎片拿出來,布設成陣,很快就激發了細絲中的記憶信息。
很離奇,細絲的第一個主人,是一頭黑山羊。第二個主人,則是一個西戎部落首領,一個強大的武士。這個武士,帶人獵殺了一頭格外巨大的黑山羊,取下了黑山羊的羊角,發現品質非常好,找工匠打造成一張羊角弓。
弓很快做好,但找不到能拉動弓的弓弦。部落首領膂力很強,是西戎國有名的勇士,他拉斷了羊毛制作的弓弦,拉斷了一根牛皮線做的弓弦,甚至拉斷了從中原買來的昂貴蠶絲制作的弓弦。計無可施之時,工匠建議,用山羊的筋來做弓弦,正好那頭山羊被勇士剝皮抽筋保存了下來。羊筋十分堅韌,他用來綁帳篷,此時取下來交給工匠,工匠將羊筋捶打成絲,又將絲搓成線,最后做成弓弦,果然拉開了羊角制作的彎弓。
勇士有了強弓,此后更是如虎添翼,成為西戎國第一弓手,被西戎王招到王庭當將軍。不幸遇見了白衣仗劍的莫盜書,向他挑戰,將他殺死,取走了弓弦。因為弓弦是羊筋制作,所以剛才焚燒的時候有毛發燒焦的味道。
這根弓弦中,莫盜書的記憶很少,他顯然還沒能從弓弦中領悟出什么東西來,跟弓弦的聯系并不緊密。
如法炮制,又拿出發簪。發簪中的記憶告訴劉知易,發簪屬于一個西戎神婆,神婆信奉裟婆教,是一座建立在深山中的裟婆寺廟的首領,裟婆教的首領都是女性。神婆的發簪,是一個信徒的供奉,百戎山脈層層疊疊,從山中流出的溪流往往能沖出一些寶石,因此西戎出產寶石,信徒是一個打撈寶石的苦工,他向神婆祈禱,希望得到指引,神婆給他指了個方向。信徒那邊的河水里撈起了兩顆小寶石,將寶石鑲嵌在一顆鳥首形骨簪上,供奉給了神婆,希望神婆指引他能找到更多寶石。結果神婆果然讓信徒撈到了許多寶石,神婆得到了更多信徒。
莫盜書在西戎地區到處尋找各種有神奇故事的人,就找上了神婆,將神婆從山壁上的寺廟打落山崖,奪走了神婆的發簪。這個發簪莫盜書摸索的也不多,但摸索到了一點神異,他能通過發簪上的神鳥眼睛暗中觀察目標。這雙眼睛,可以共享視線。
劉知易最后通過白瓷杯,看到了莫盜書的大量記憶。這白瓷杯最早的主人,也不是莫盜書,而是一個小鎮上的戲法藝人的。莫盜書自小出生在姬郡一個小鎮上,鎮上有一個集市,莫盜書家中以擺攤為生,日子過得不富裕,鎮上有一個老藝人,以變戲法為生。莫盜書從小就對老人的戲法癡迷,每次都湊上去看熱鬧,但沒錢賞給老藝人。老藝人最拿手的戲法叫杯水車薪,他能用一個酒盅的水,滅一車著火的柴草。老人的酒盅里,仿佛有永遠也倒不完的水一樣。
老人靠這個戲法,每每能贏得滿堂彩,無數人想來拜師學藝,都被老藝人拒之門外。莫盜書年少時,家中遭逢變故,擺攤的父親被貴人的馬蹄踢到,沒治好,死了。他母親帶著一個妹妹改嫁,他一個人孤苦無依。這時候老藝人找上莫盜書,問他肯不肯拜他為師。莫盜書沒有任何猶豫磕頭,從此師徒兩相依為命,老藝人變戲法,莫盜書吆喝。就這么過了三年,莫盜書成長成了一個半大少年。也跟師傅學了好幾手戲法,可是杯水車薪,老藝人卻始終不肯傳授。
有一天,師徒兩應邀去縣上某個貴族家中表演,表演完后,貴族看上了老藝人的酒盅,想要買下來,老藝人不肯。本以為就這么結束了,回到鎮上,當夜鎮上的惡霸就帶人偷偷進入老藝人家,被發現后,直接砍傷了老藝人,搶走了酒盅。
莫盜書跪在將死的師傅面前,師傅將杯水車薪的秘密告訴了他。一切都來自那個酒盅,酒盅是鎮外的粗磁窯燒的。那一年磁窯燒了一爐瓷器,可是就要燒成的時候,磁窯爆窯了,一爐酒盅毀了。窯工把一車車的碎瓷片往河邊傾倒,老藝人路過,看到一只酒盅還算成型,就撿了起來,給了窯工一個銅錢。沒想到這酒盅是無底的,不管倒多少水進去,都裝不滿,于是就有了這個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