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是科舉大戶,太學生都有資格參加科舉,偶爾有才子落榜,偶爾也有普通學生高中。
張鈞在太學并不出名,劉知易真不認識他,可太學法家弟子基本都認識劉知易。
也不掩飾連忙道歉:“張兄恕罪。眼拙了!”
張鈞笑道:“劉兄大才,自然記不得在下。今日可要小心,這些才女可不簡單。”
劉知易聽的出善意,歉意道:“謝張兄提醒。”
張鈞道:“劉兄風頭太盛,怕這些女才子大多都是沖著你來的。萬一有心刁難,劉兄還是小心為上。”
劉知易再次拱手感謝,有跟其他幾個認識的進士打過招呼。
這時通苑門終于開了。
出了通苑門,就到了皇家園林,左手邊是一片山野,這里也屬于上苑,但卻是獵場,圍獵時使用。右手邊有苑墻,墻后是正對皇宮的巨大花園。墻中樹木繁多,不甚高大,少有超過墻頭的。相比皇宮中不能種樹,上苑里的花草樹木繁多,但都不能太高,不能太密,以免給刺客隱藏提供便利。
沿著墻下兵馬道,走了兩百多步,有一座門,門上寫著上苑西門。
上苑西門已經打開,城上站著御林軍,門口守著金吾衛,戒備森嚴。平時荒廢,今日太后要親臨,不敢不森嚴。
進了上苑西門,放眼望去,盡是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仿佛進了花卉博覽會。假山石,活渠水,水渠流經玄武門旁的水門,流入皇宮的西液池。
沿著水渠,兩岸草木繁多,卻不密植,錯落有致,有的花開正好,有的剛長出花苞,有的只有綠葉。
此時從玄武門中正走出一批宮人。
劉知易馬上翹首以盼,卻被謝玄拉了一下,“低頭”。
劉知易頓時明白,這些宮人中,可能有魏太后。一行宮人走出玄武門不遠,在河邊一處涼亭停下,涼亭立刻被金吾衛封鎖,一個小黃門匆匆跑了過來。
“太后有旨,眾才子、才女可以隨意游園,勿須拘束。”
小黃門走后,劉知易朝涼亭望了一眼,亭子四周搭著帷幕,看不清楚。
雖然太后有旨,讓大家不要拘束,可沒人往亭子那邊去,而是往北走去,北邊有一座橋,橋那邊才是上苑深處,一叢叢花卉、樹木像太學里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探討學問的才子。
進士們走在前面,一點都沒有女士優先的覺悟;才女們走在后面,主動不與男子爭勝,人人臉上都戴著面紗。只有一個沒有戴的,竟然是謝韞,她雖然跟謝玄一起進來,卻主動去了女子那群。看她跟幾個女子說說笑笑的樣子,竟然還是相識。
“好詩!”
不知是誰先贊揚一聲,接著夸贊之聲,相繼響起。
劉知易看到,不遠處的橋頭貼著一張信箋,不由一愣。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一首詩,寫的當然好,武則天霸氣絕倫的詩詞。可這不是他抄給金川郡主,送給魏太后的嗎。詞意上,武則天說明天要去游上苑,讓人馬上告訴春神知道,要連夜開花,不要等到早上的曉風吹拂了。以命令的口氣對春神說話,命令花開,千古以來,也是沒誰了。劉知易一直把魏太后比作慈禧,可慈禧好像沒什么詩詞傳世,于是他想到跟慈禧一樣位高權重,比慈禧能力更強的武則天,武則天可有不少詩傳世。武則天可是有文才的女子,經常辦各種宴席,各種才子才女奉詔作詩。
所有人都駐步品詩,那群女子也圍上來看這首詩,她們小聲議論的聲音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