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母親和妹妹們出門,本來是要去滄海閣。”
李遠寧回來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去找車夫了解情況。
車夫也受了傷,草草上了藥,在門房等著問話。
“回少爺。今天經過京中街的時候,因為前面發生了馬車相撞事故,所以小的請示了夫人之后,就繞了京北街。”
李遠寧聽到這,覺得也合理,因為京中街店鋪林立,最為繁華,所以經常會擁堵。
他自己出行的時候也經常會繞行京北街或者是京二街,就是遠了些,多走一個路口。
“京北街有人迎親,所以我就把馬車停在了一邊。”
這也是正常,一般紅白事,都是要避讓。
“誰知迎親的鞭炮不知怎么就炸了,我們和別家的馬都受了驚,發生了相撞,我們的馬受傷倒下了,所以小的才穩不住車子。”
“孫兒根據車夫的話,已經去查過了。”
“鞭炮是因為被路邊的狗拖拽,斷裂了,所以一截炸飛出來,驚了馬,又因為我們的馬車在最前面,馬被炸傷了腿,車廂側翻,所以才傷得重。今日還有其他兩人人家,只是都是輕微的撞傷。”
接下來,所有人都在等著大夫出來,里面不是傳來李芙的呻吟聲。
“大夫,怎么樣了?”
“回老太君,已經給夫人和小姐們上過藥了,好在沒傷到筋骨。”
老夫人剛放下心,又聽到大夫說。
“只是,只是大小姐的臉,可能是摔倒的時候被車廂刮到了,且傷痕較深,恐會留疤。”
“什么!”
不止老夫人,其他人都變了臉色,女子身上若留了疤,可就難議親,何況是臉上。
“可有別的法子?”
“在下已經開了藥,大小姐這段時日切要忌口,莫受感染,過段時間再看看。”
劉氏是受傷最輕的,已經在丫環的攙扶下出來。
“母親,芙兒的臉。”
劉氏一出來就撲到老太太身邊哭訴。
“快起來。”
王嬤嬤把劉氏扶到旁邊坐下。
“事到如今,你也別急了,小心身子,芙兒的臉大夫也沒說就一定留疤。你別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
老太太畢竟是經過大風大浪,后院主母。
大家又勸慰了一番,才各自走了。
“遠兒,你要給你妹妹報仇,我就不信,為何偏偏是我們的馬車出了事。”
老太太一走,劉氏倒是無半分遮掩。
“母親,這事孩兒已經查過了,并無任何問題。”
李遠寧又把事情說了一遍,劉氏也沒覺出異常。
今天確實也聽到其他人都多少也受驚,不止自己的馬車。
何況李遠寧作為男子,劉氏親自教養的時候并不多,啟蒙后多是先生和大老爺教導,起居也是在前院。
而且劉氏也不會讓李遠寧知道后院的一些手段,作為母親,不管自己做了什么,都是希望在兒子心中,永遠是善良和善的。
劉氏想著剛看到的李芙的臉,和李籮那傷了的手,知道后天的宮宴肯定是無望了。
李芙她們去不了,那李茉寧呢?如果李茉寧沒事,那這筆賬,可就得好好算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