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社長就問道了,“看佐倉老師說了這么多,難道佐倉老師就沒有想過嗎?給我們精簡審核的流程,讓那些好文能夠脫穎而出嗎?”
佐倉只想說,你說的很好聽,然而事實上并不是你想的這個樣子的,具體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機械永遠無法代替人類,究其原因那就是人類是會思考的,會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然而機器,抱歉,那個玩意也是可以出火花的,cpu爆炸而已。
而這種思維上的東西,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可以知道了,這個東西,是根本不可能用機器來審核的,機器可以檢查錯別字,但是機器肯定看不出來這篇文章是不是一篇好文章。
就像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這句話一樣,你想要把一堆挑選出誰更好誰更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本就不可能評出個理所當然了第一名。
當然了,你要是哪個小學生作文和一個文學大師的這種差距,肯定能夠選出來,但是如果水準接近的那種,真的屬于難舍難分了。
有人喜歡纏綿悱惻,有人喜歡豪邁不羈,總之,文學的力量在于透過區區文字,傳遞出內部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而這種東西本身就是很致命的。
因為,寫書的人會思考自己的思想,然后寫到紙筆上,這個東西立刻就會發現,你能夠穿達的思想大概就只有80%了,然后看得人用自己的思維編譯下,然后你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明明你想要表達的東西竟然在另一個人通過你寫的東西讀過之后,就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這個原因是為什么呢?這就是人類的認知了,我們永遠會去尋找自己覺得正確的東西,通過汲取其他的力量加強自己的觀點,就像是珍珠一樣。
首先這個觀點的核心是我們自己提供的,然后不斷的通過學習或者其他的東西去不斷的完善這個核心,這就是所謂的三觀正了,有建立了三觀之后,你就會發現因為有了三觀,所以其他的東西就順理成章的衍生了出來。
而現在佐倉思考一通,他感覺自己繼承了前世的記憶還真是給自己找麻煩,他整個把自己的知識庫篩選了一遍,然后淡定的表情審稿這個東西真的沒辦法偷懶。
果然,有幾樣東西是更古不變的,那就是人餓了要吃飯,就算人類再怎么進步,除非生理形態大變樣,不然的話,餓了要吃飯,是肯定需要進行的,就算是換成其他的形式,攝取營養維持生命這個過程是必然會發生的。
然后審稿必須要審稿人認真的去看這件事情,也根本就沒辦法偷懶。
畢竟,作為審稿人,你就想一個計算機,不斷地審核數據流,好的數據流和壞的數據流,計算機這種東西肯定審核不出來,而人類就可以。
所以說,編輯什么的,還真是勞心勞力的活。
佐倉一邊拿出了電腦,反正已經偷懶了半天了,看來已經不能再偷懶了,他順便問道:“社長,你有和人家編輯部聯系嗎?有沒有有合作意向的,現在昨天的就是臨時的拿聲優來頂著的,具體的審核,我覺得我們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比較好,畢竟,我們不具有權威性啊!省得別人說我們暗箱操作,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