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以為生活需要詩意,原因的話不一而足,當然了,原因也可能是缺乏新鮮感。
而現在看著從手術室里面推出來的人,佐倉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自己不是很堅強的嗎?什么時候這么軟弱了。
與其說是軟弱,倒更像是情不自禁,他有些語無倫次,就只能楞楞的看著。
“手術很成功,切下來的腫瘤已經送去化驗了,如果沒有通知的話,那就是良性的。”醫生還是很負責人的,更準確的說:大概是對錢很負責,職業操守還是很足的。
隨著護士將昏迷的長尾紗織推進特護病房,供氧還是要的,心率儀工作著,減震棒裝了上去,頭裝上了支架,護士有條不紊的工作,結束了之后伸手示意陪護的家人出來。
“病人現在是昏迷期間,這是正常的,一般是4-時內蘇醒,請保持病房的安靜,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推薦你們找護工,畢竟這十二個小時乃是高危期,還是有個高級護工比較安全。”
護士說完,就有別的護士走進來開始掛吊針。
沒辦法,畢竟是破顱手術,如果感染還有其他的問題出現,醫院還是要承擔責任的,但是某些東西醫院只有建議的權利,卻沒有執行權,畢竟不是每個做開顱手術的人都是有錢人,說不定這200多萬的手術費已經耗盡了一個家庭的存款,在jp普通人可沒有那么多的灰色收入,自然也就沒想象中那么多的存款,200萬日元,折合rmb就是10幾萬,這錢可不是誰都能掏出來。
而現在佐倉只能坐在特護病房外面守護著,能看到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醫生和護士來查房,看著他們一本正經的樣子,臉上波瀾不驚,沒有意外大概是最好的事情了。
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如果說手術時是擔心手術失敗,而現在擔心的就是另一個擔心,會不會昏迷不醒,畢竟動的是腦子,醫生只能從理論上去思考,然而理論和現實終究不會盡如人意…如果因為手術導致大腦的某處造成了缺失,就像構成一個機械手表的內部少了一顆傳動用的齒輪,而這不用想,這也是手術失敗。
所以不要指望手術做成了,就算是完成了,多少做了開顱手術的患者最后倒在了手術并發癥上面,畢竟手術并發癥一直是一個難題,西醫講究頭疼醫頭,人體哪個零件壞了,換掉或者切除,簡單粗暴,但也行之有效,然而身體終究不是機器,不回因為你壞了一個18號螺絲換上還能繼續用,而現在就只能安靜的坐等最后的結果,甚至可能危險期過了一切正常,然后某天突然就壞掉了,畢竟人不是機器,沒辦法計算身體的耗損。
而終于在第5個小時,佐倉從隔離間看到了長尾紗織的手指動了一下,他揉了揉眼睛,不確定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隨后的動靜告訴佐倉確實醒了,之后就被值班醫生發現,隨后就是一通檢查,在確認體征已經正常了之后,醫生也走了出來。
“病人已經度過第一個危險期,看起來一切正常,我們會繼續觀察的,如果隨后的檢查都通過了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宣布這次手術很成功,病人也可以轉到普通病房了。”
其實佐倉也是知道的,特護病房,一天一萬5的日元真的不是什么人都住的起的。
但是佐倉咬牙也需要住,行百里半九十,手術之后的危險期還是很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