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調查結果來看,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王盤只是個純粹的電影人,腦子里只有拍電影,不追名逐利,更不是耍大牌”。
在分個手都恨不得把所有頭條都占了、明明是真黑點也要說成委屈到處嚷嚷的娛樂圈里,這種人設簡直就是一潭污泥中的絕世白蓮花,珍惜寶藏男孩啊!
更別提,還有些神通廣大的媒體挖出了更多的料來:
據說在《招魂》拍攝期間,小演員雷茜的身上發生了真實的靈異事件。
這可是絕好的宣傳材料,但是王盤導演覺得小姑娘還小,不能嚇到人家給孩子留下心里陰影,于是組織劇組的人一起糊弄了過去,之后也沒有說把這事提出來為《招魂》做宣傳。
這要放在別的劇組,還不早主動爆料了?但王盤就是為了一個小朋友的心理健康做出這樣的犧牲,要不是現在《招魂》票房驚人,鬧大了,專門去挖,這件事怕是永遠就被埋藏住了。
從這件事就可看出,王盤導演這是何等的節操!
王盤也看到了這條新聞,當時他的心里想法就是:我那是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嗎?我那純粹是不想要這些宣傳點啊!你們這些媒體腦補的能力太強了,見風就是雨。
還有人爆料,王盤導演為了《招魂》的后期制作,春節都沒有回家和家人團圓,一心撲在了《招魂》的后期制作上。有此等敬業匠心,《招魂》怎么能不精彩?那些總是嚷嚷著“沒人欣賞”的撲街導演屬實應該來看看,看看他們的敬業精神有沒有王導的三分之一。
好電影是用心做出來的,有沒有用心,觀眾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都看在眼里呢!你們既然沒有小王導演那么用心,也就別怪沒人欣賞你們的電影了。
王盤同樣也看到了這條新聞,對此他當時長嘆了一聲。
“我這是不想回家過年嗎?我恨不得永遠窩家里了,拍鬼個片子做毛個后期!可我那老子老娘太狠了啊,沒投降就不認我這個兒子,不讓我回家啊!”
凡此種種,報道極多。
那些媒體只顧著挖料,也不知道王盤心中所想。
在百樂門宣傳資金的推波助瀾下,這些人只是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去理解這些材料,于是乎,在一個個“事實”面前,王盤“寶藏男孩”“人品絕佳”的人設竟然是越來越牢靠了。
讀者們看著這些報道,潛移默化之下也是越看越喜歡,畢竟這種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光產奶不吃草的老黃牛人設,向來是非常討喜的。
當然了,“耍大牌”這樣的印象還是沒能完全去除的,不過從總體趨勢上來看,王盤已經從之前的純粹黑紅,快速地向著紅大于黑的方向轉變了。
而這樣一波又一波地報道,正反面的輿論交鋒,也把《招魂》和“王盤”的名號炒得越來越響,成為了4月夏國的大熱點,反過來又讓越來越多的路人對于這部電影產生了好奇,繼而走入了電影院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