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設計這一塊暫時定了,下一步就是特效團隊。
在這一塊,如果可以的話,王盤自然也是全部想用國內團隊的。
“客觀上來說,我國特效行業確實和好萊塢存在差距,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國內特效這些年快速崛起,不斷騰飛,如今好萊塢也有大量的特效業務外包給了國內團隊……”
謝君竹肯定了這一點,但也提出,差距、特別是一些高精尖項目上的差距,諸如實體骨骼、動態追蹤之類,還是存在的。這一點是王盤之前也承認的,反駁不得。
于是王盤又從了另一個方面來堅持:“全包給好萊塢肯定是不可能的,我們影片真放到制作上只有4億,1億美刀都不夠,而好萊塢比國內貴太多了。從成本考慮,真要全包的話,那是絕對不夠的,錢也不是這么燒的……”
謝君竹也承認了這一點,最終兩人一番商量,決定分包:按照難易不同,國內能做的,盡量全交給國內的團隊來做,國內實在做不了的,這才找好萊塢的團隊做。
接下來,還有制片組、美術總監、導演組、特效組等議題,兩人一項項地推進。
各方面人選的范圍框定后,就是正式篩選接觸了。
首先是搜集各方面資料,在每個方面都選定了一定的范圍,接著一個個地去接觸。
此項工作乏善可陳,就是一遍又一遍地發邀請、面試、打分,純粹耗時間,最終歷時一個月,把幾個主要的幕后團隊都組建了起來。
概念設計是找了個名叫張平的國內設計師帶領的團隊。
如今夏國國內,游戲原畫設計和影視原畫設計,是這些設計師的兩大主要工作來源。而在這兩項工作中,游戲原畫設計給的錢普遍更高,導向之下,很多設計師的風格還是更適合游戲,影視稍弱。
在王盤接觸的這些設計師里面,張平雖然不是名氣最大的,但是在科幻影視方面,他算是最好的了,謝君竹很喜歡他的作品。
導演組擴充到了四人,除了老班底馬程、羅毅外,又加了一個名叫葛啟明的導演。該導演年近四十,攝影師出身,曾跟多位知名導演搭過班子。
美術總監也是找的夏國人,名叫厲任,曾拿過華表獎最佳美術指導。謝君竹覺得這份資歷很好,水平也確實高,王盤看她堅持,又見不是好萊塢的,最終也就應了下來……
這份班子組起來,卻還是沒有立刻開始演員的選角。
導演組、概念設計、美術總監等湊到了一塊兒,一群人開始沒日沒夜地畫畫,等到畫完之后,這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招募工作,攝影組、道具組、服裝組、化妝組等一個個組建了起來,演員招募也正式開啟。
演員方面,王盤兌現了他的承諾,方浩成功拿到了男主角,但是在謝君竹的一力堅持下,最重要的兩個女性角色李春梅一個都沒拿到,因為形象上差太遠了。演戲演戲,除了演技,人物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對于女性。
不過王盤的這個劇本,男性角色很多,付家聲、呂光鑫等人還是撈到了一些次要角色的,丁用老大爺都撈到了一個角色,憑借他的人物形象和不俗的演技,將在電影中扮演方浩的岳父。
外用演員也找了一些。
徐可心成功入圍,將在影片中扮演女二號,飾演方浩的妻子,女一號則是經過了一番海選,挑中了一個叫林嘉怡的女演員。
該女演員二十出頭,外形靚麗,已經拿過一次華表獎最佳女演員,演技上也是沒的說,謝君竹和導演組都給她打出了高分,王盤不好太出格,也就同意了。因為林嘉怡的履歷光鮮,算是夏國一線女演員,所以她也拿到了所有演員中最高的片酬,1800萬,其次就是扮演“前哨”的朱克倫了。
這是一位26歲的男演員,流量并不算特別大,但是形象不錯,演技扎實,人氣還行,所扮演的角色算是男二號,拿到了800萬片酬。
相較之下,廣慶三隊的這些人就便宜多了,飾演男主角的方浩片酬都只有500萬,其他人更低。
各項人員全部就位、熟悉劇本后,時間已經到了10月份,電影正式開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