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7的標價是200250萬美元之間,具體價格要看配置。
高級教練機雖然性能不錯,但是到底是教練機,就算充當戰斗機也只是輕型戰斗機。
太貴了只怕買家不肯要。
楚云飛沉思過后,決定定在200萬美元比較好。
這樣的定價,也好給西飛的那款戰斗機的定價留出足夠的空間。
楚云飛問道“除了發動機問題,這架教練機還有其他問題嗎”
于教授回答道“大問題就沒有,小問題到是不少,不過這些都可以在日后改進中解決”
“哦,那就是說可以下線生產了”
“嗯。事實上我們正在上報,想要通過國防部的驗收,到時申請籌備生產線。要是一切順利的話,2年后就可以以年產10余架的速度生產。要是脈動生產線完成的話,更是可以進入生產快車道,年產30余架”
楚云飛聽到在自己的努力下,終于有一款飛機下線了。
雖然是一家教練機,但是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他問道“話說回來,西飛的那款戰斗機研究設計的怎么樣了這發動機國產了,他們的戰斗機也快了吧”
于教練皺眉說道“楚先生,你怕是對西飛的那款戰斗機有誤解。我們設計的號稱是高級教練機,但歸根到底還是教練機,主要客戶也是陸軍。但是西飛的那款,是全天候多用途戰斗機,空軍海軍都摻和進去了。既要應對氣候復雜多變、氣流紊亂的陸地低空,又要應對潮濕有腐蝕性的海霧等環境。技術更高,需要考慮的東西更多。
加上西飛是轟炸機領域的起家的設計單位,在低空高速領域的技術底蘊相對薄弱。事實上,我們國家航空工業在低空高速飛行領域的造詣都不算高。以前是將主要精力放在高空高速飛行領域。西飛設計的那款戰斗機在試驗時出現了不少問題。”
楚云飛聽到,問道“什么問題”
于教授回答道“最大問題就是機械共振還有飛機在高速飛行時,機架零件晃動的問題”
殲轟7在試飛時出現嚴重故障,飛機在空中劇烈振動,在緊急著陸過程中擺振得更加劇烈,飛行座艙儀表板在擺振之下看不清數字,多塊儀表脫落。事后檢查發現,機頭內部的雷達支架在劇烈的擺振中已經振壞。
在8000米高度、104馬赫的飛行姿態下,再次出現嚴重振動。
不得已,飛機只能降到5千米,再次嘗試進行飛行時,飛機再次振動。飛機劇烈搖擺,儀表猛烈晃動,直至飛機尾部出現響聲后,飛機才終于恢復平靜,不再振動,
試飛員趕緊駕駛飛機落地,檢查發現飛機尾部翼尖損壞,方向舵也脫落了。
經過一些列的調查,才發現是方向舵不牢固的晃動,導致尾部翼尖發生了共振。
陳教授他們通過修改垂尾翼尖外形,加強方向舵管梁和支臂結構強度、剛度,加裝擾流片等措施,才解決困擾的振動故障。
除了這兩個大難題外,怎樣解決雷雨天,防止雨水的滲透、雷電的襲擊也是一大麻煩事。
雖然遭遇多次驚險經歷,但是幸好我們的試飛員夠冷靜,技術夠出色。
有幾次失去氣動方向控制,依然能利用利用發動機推力差形成的有限偏航控制力矩,將原型機安全飛回機場。”
聽完于教授的解釋,楚云飛說道“是我想的太簡單了。不過像這種高空、低空高速飛行的技術,外國人是不會各項關鍵數據給我們的,只能靠我們自己慢慢摸索積累的這對以后的研究也會帶來巨大的幫助。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
,盡管提。能幫的上忙的,不會推辭”
“楚先生你做的已經夠好了。西飛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培養出一批人,到時候等我們老了,還也有人才,不會出現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