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羽有些發蒙,合著修行就是供供祖師爺,然后讀讀經書?
這也太簡單了吧......
守靜道人輕輕攪拌碗中粥菜,臉帶病容卻神態安詳,淡淡道:
“天下道門正統修行,有開光筑基,化神渡劫等等境界劃分,其中光是筑基,少說就要百年辛苦修持,至于龍虎丹道,內外丹術更是高不可攀,除了那些隱世不出的仙門大宗各有修行之法,余者凡間難見。”
“我無鋒觀源于道門,修行之法卻不是上乘之道,近乎于香火神道。只需誠心誦經,自有天地元氣感應,歸納于丹田。”
“修行雖易,但入門級難。你隨我修行十幾年,直到昨夜方才入門,為師欣慰之余,也有些不舍。”
原來無鋒觀修行的,乃是外門之法,也就是江湖上常說的下九流一類。
這類功法傳承往往千奇百怪,都是入門級難,但修行卻很是容易,可若是想走到高處,比如結出金丹元神,證就地仙果位,難度要比上乘道法還要難上許多。
劉羽修行有望,雖是個不入上乘的下九流,但也知足了。
他逗留此界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真要從那些動輒筑基就要百年之久的玄門正宗修行,真不知要熬多久才能在主界混開。
“師父不要想太多,您的病需要什么盡管說,弟子一定能給弄來!”
劉羽這邊是高興了,但是他發現守靜道人神色似乎有唏噓沮喪之意,連忙安慰。
誰知守靜道人卻笑道:“為師不是懷疑你能不能找到,而是我氣數盡矣。”
原來,因無鋒觀入門極難,開派祖師特意用陽壽為代價,替無鋒觀門人修了命相。
每代傳人再不濟,也會在臨終前找到入道弟子,如果像守靜道人這樣實在找不到的,往往會用上歷代弟子所積攢的福報,一次又一次的給那些本不具備入道能力的弟子開光。
對此,劉羽十分懷疑,先前原身在道觀中修行十幾年都沒有入道,會不會是守靜道人故意為之?
畢竟找不到傳人就能不死的這一條,堪稱因果律的利器,如果觀主誠心不找弟子,那豈不是永生不死了?
這種想法等于是異想天開,觀主命數的維持,全在無鋒觀一派的陰德福報上,這是歷代門人替天行道,行好人善事積累起來的,一旦用完了當場暴斃不說,死后還要下無間地獄苦熬百年。
“修道之人,無需將生死離別看得太重,待會兒吃完了飯,你到鎮子上多買點黃紙和朱砂,無鋒觀修行雖易,可符箓丹道的基本功可沒有半點捷徑能走.....”
絮絮叨叨,一頓飯吃了很長時間。
離別在即,徒弟卻是剛剛邁入修行的時候,老人言語中有太多頂住和告誡,難免啰嗦。
“為師走后,無鋒觀外出超度,鎮壓邪祟的事情就莫要接了,努力修行就是,切不可逞強。”
“后山其實精怪不少,日后一人在觀中不可太過大意,小心著道。”
“那天的嫁衣女鬼是附近一霸,以后遇上裝作看不見最好,萬萬不可招惹。”
“唉,有生之年也不知能不能看到那部話本寫完,多半是不成了,重元兒,清明時節別忘了燒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