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靜是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修行人。,
他明白,自己無論機遇還是資質,在觀中歷代只能算作尋常,因此他并沒有如前代觀主那樣執著于沖境,反而有意的積攢功德,在陽壽將近之時,憑祖師遺留的妙法來強行續命。
這也是為何他身為修行中人,卻常年纏綿病榻的原因。
靠功德維持的陽壽是不穩定的,說不定哪天就突發了個什么意外。
守靜道人深知這一點,所以臨終前并不怨恨那只奪了性命的老僧。
就算沒有那個家伙,今天也會又別的什么東西跳出來作妖。
自己的命數已經注定了,也走到盡頭了。
守靜看的開,身為弟子的劉羽卻無法原諒那只混賬的蟲妖。
他要親手打的那王八蛋形神俱滅,才不枉他劉某人在這世上來了一趟。
白日一場醉酒,劉羽很快就清醒了過來。
他一手揉著僵硬的脖子,從地上又站了起來,細細處理著腦海中的思路。
守靜的魂魄早已在地府之中準備轉生,所為頭七回魂,其實只是泛指那些身無法力的普通人,在身死之后會得到地府的一種恩典。
守靜這樣修行有成,并且用陰德強行續命的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你都用功德強行續命好幾年了,還有個屁的后事交代啊!
所以劉羽說要留下守靈,其實是有目的的。
一來,是方便教導記名弟子,張老四的煉丹業務水平,好叫自己日后行走江湖能有一條穩定的后方財源,二來....他需要好好的查查,那頭蟲妖出現在余杭亂葬崗的目的。
否則江湖茫茫,世界之大,想要找到這么一頭道行高深的妖魔,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記得它在與守靜道人的交談中,曾有一句“本座欲成大事”。劉羽認為這就是他要找的線索,只要能想辦法將它的目的弄清楚,那以后再想找到它的真身,也不是什么難事。
亂葬崗中,它曾親手殺掉了看守大門的老兵,這件事必定會驚動衙門,在他們的檔案文書里一定會又相關的卷宗記載。
相比較那些年常年處身刑門,處理各種案件的刑事高手,劉羽無論如何都是比不過的。
與其自己這個半吊子過去現場找線索,還不如等人家專業的做好了,自己直接去看文書。
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身體,劉羽轉身就消失在了暮色中。
夜晚的余杭衙門燈火稀稀,透著股冷清。
也難怪,因四皇子一案天子震怒,以護衛不周的罪名,殺得余杭官場血流成河,其中有冤的,也有不冤的,而一切哭嚎與鮮血的源頭,正是來自錘殺了四皇子的劉羽。
對此,他沒有任何的負罪感。
原因無他,大家都是求活命罷了,那天的情形別說一個區區的四皇子,天王老子劉羽也照捶不誤!
夜色漸深,衙門當中的燈火依舊在亮著。
好幾個吏員仍在案前埋頭苦干,絲毫沒有下班回家的意思。
一片社畜加班,欣欣向榮的景象。
劉羽憑著戰國第一刺客加持的過人身手,十分順利的潛行了進來。
不過他并不著急動手,反而隱身在暗處,很有耐心的等待時機。
眼下出手還是有點過于張揚,等等看有沒有落單的,抓住威脅一通,有關亂葬崗的卷宗看了不說,還不會暴露出去,兩全其美。
余杭官場的大清洗,短短幾天時間官員還沒有到位,許多事情都需要細細整理好卷宗,每個吏員都希望在新長官到來之時留下一個好印象,所以處理的也格外的認真細致。
畢竟事關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