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出一趟遠門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道上強人,山林精怪,甚至過路的官兵都能叫一個異鄉他客的遠游人,長眠于外地。
因此就有一句父母在,不遠游的話。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出遠門和生離死別沒什么區別。
早起給劉羽王玉兒收拾行李的張老四,心情有些低落。
他安排下一代前途的腳步才不過剛剛邁開第一步,師姐剛開始對他有了點回應,結果今天就要走,再見也不知該是什么時候。
有種功虧一簣感覺的張老四,昨天晚上也難得的對王玉兒有了怨氣,在連續的冷言冷語之后,他也決定不再理她。
親傳就了不起嗎?小丫頭片子的,你干活有我干的多嗎?
張老四就這樣賭著氣回了房,第二天早上,劉羽剛起來就看到張老四在王玉兒的門外敲門。
“在嗎?”
“........”
用過了早飯,劉羽和王玉兒開始清點最后的行李。
出門在外,換洗的衣物,生活日用,干糧水囊,包括一些日用急用的都要備好,算起來也有不少,滿滿當當的分別裝成了兩個大書簍。
就是類似書生趕考背的那種書簍,可以裝很有有用的東西。
書簍里的東西基本走上一趟集市就可以置辦齊全,都是些算不上有多珍貴的東西,其中唯有一樣,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
那就是真仙觀黃夢道人,在游離四方時所繪制的一張地圖。
在這個完事都要靠手工的古代,一張詳細的地圖價值,實在無法估量,何況劉羽還是個有任務在身的。
一張地圖,哪里有禁忌之地,哪里繁華富庶,全都標記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這簡直就是為他的支線任務量身定做的任務指引,真是簡直不要太爽。
“師父,咱們往哪邊走?”
女孩明亮的雙眼王者劉羽,這個乍出鬼林的小姑娘只覺得天下之大,去哪都有看不完的新鮮事物,對于即將要去什么地方根本不做他想,師父指哪去哪就是了。
劉羽看著手上的地圖,一時沒有吭聲。
他也在考慮這個問題,而且還考慮了很久。
因為徒弟王玉兒的這次事件讓他明白一個道理,與其按照任務顯示中的自述去沖數量,遠不如想點辦法來搞質量。
一個王玉兒的大圓滿結局,就搞到了幾乎是五分之一的任務進度,走質和走量哪一個更快更好,自然不用多說。
但是如果走質量的話,任務行動的目標就不可以太隨意,選擇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