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這才發現半天沒瞧見樊敬書,環顧四周,疑惑地看向秦梅。
“他回老家做房子去了。”秦梅勾起嘴角,眼里浮現出對未來的憧憬,“小妹,到時候我們就有新家了。”
樊小妹并不是這里土生土長的人,而是在老家縣上的一家醫院出生,隨父母來到南城。
她的家鄉是一個很偏僻的山村,偏僻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如果你在地圖找那個地方,根本就找不到,而當地的人都稱呼那里叫菜洼屋。
菜洼屋所有的房子都是自家興建的,大多是平房,但也有發達的人家早在幾年前就蓋起了小樓房。
樊小妹家是一個土坯房,樊敬書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最底下還有個幺妹,六個伢子從小就擠在這個房子里長大。
據說那個土坯房是小妹曾祖父年輕時搭建的,當年分家的時候,樊敬書就得到了這個老房子,而其他兄弟幾個則是平分了新蓋的樓房。
這些年樊敬書攢了些錢,又在外頭借了點,就是準備蓋個新房子,老家早就在動工了,但是樊敬書一直不在,若不是秦梅的病情耽誤,這個房子應該早就搭好了。
秦梅要治病,之前在醫院的時候,樊敬書每天都在照顧她,沒時間回去監督,直到秦梅出院,樊敬書將她送回南城后才回了老家。
秦梅的治療要進行兩次手術,第一次手術非常成功,醫生建議她回家休息一段期間準備進行第二次手術,因為一次性做完的話,她身體承受不了。
距離下一次手術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樊敬書這段日子將一直留在老家,小妹則是跟著秦梅一起生活。
老家正在蓋的房子是個二層樓高的小洋樓,外加一層陽臺,這樣的房子在菜洼屋里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樊敬書心里也非常高興。
房子一天一個樣,樊敬書這次回老家是主要為了房子給上梁,他陸陸續續回去好幾次,每次都會把不一樣的房子拍下來帶給秦梅看。
零幾年那翻蓋手機的像素令人咋舌,照片非常的模糊,但大體還是能看得清楚是什么個模樣。
秦梅經常拿出手機翻看著那些照片,心里異常的滿足,她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他們一家人的日子會慢慢好起來的。
“就像小平媽家一樣嘛?”
小妹坐在秦梅的雙腿上,聽著后者描述著她們的新家,眼中盡是期待。
“嗯……沒有她家那么大,但是比她家漂亮呢!”秦梅想了片刻說道,“房子的樣式是你爸爸自己設計的,好看著呢!”
小平媽家是小妹老屋門前的一家人,小妹在老家的時候不多,只知道周圍的幾戶人家,小平媽是地地道道的村婦,每日有干不完的農活,但是她的男人會掙錢,在菜洼屋,他們是第一個蓋樓房的人家。
秦梅用手撫摸著小妹的額頭,嘴角洋溢著幸福,同時也有其他的心事。
醫生的話讓秦梅的心安了下去,對生活充滿期望的同時,另一個問題又迎面而來。
高昂的醫療費讓她感到十分焦慮,第一次手術基本上已經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錢,老家的房子是一年前開始做的,眼見著要完工了,處處都要花銷,而且在外面還借了不少的錢。
樊敬書在南城主要是做石灰生意的,有時候生意不好,也會去其他地方找一些小工做做。
小妹的大姨父唐永財一直是跟著樊敬書后頭做石灰,秦梅住院的那段日子,恰好是樊敬書生意最好的時候。
但因為要照顧好秦梅,樊敬書沒辦法處理所有的事情,夫妻二人一番商量之后,將石灰廠的一切事務都交給了唐永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