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慕瑤回到家
嫂子正候在門口張望
左瞧右瞧等不著慕瑤
于是乎手上就想拿把掃帚呆會兒想收拾她來著;
此時見丫頭從雨中走來,拿著把傘走得小心翼翼,嘴角正啐了一口唾沫,呸,死丫頭,怎么才回來!
慕瑤小心收住傘
嫂子馮氏就立時粗魯從她手上奪走跨籃,往里一瞧,眼中的陰霾霎時從方才的兇神惡煞,變得眉目喜悅。
馮氏瞪了一眼妹子道
“算你識相,拿得回肉來!”馮氏立馬抱著這一筐子寶貝肉,躲入廚房里面去,馬上關上門。
慕瑤也不想了
她往廳屋望去
原來是馮氏家的兩個弟弟上門來了,此刻正和自己的姐夫推杯換盞在討論什么;
里頭的大的名喚馮大山,小的喚馮小山,都是住在七八里路隔壁山的仙人湖里面;
只聽里面馮大山又開始嘀嘀咕咕道“姐夫聽聞家里還有你爹留下的幾柄前朝扇子,我和弟弟今日來是想看看的!”
梁遠從只聽著,不為所動
小山收到哥哥的眼色,又添油加醋道:“是啊是啊,伯父從前是咱們這里最好教書先生,家里家教那么好才教出我們姐夫這等人才來的!”
沒過多久,馮氏急慌慌從廚房端出一盤肉來,滿頭大汗,嘴角抽噎的抖動幾下贅肉;
累死我了累死我了!她端在院門口,瞧見了慕瑤馬上使喚起,死丫頭,還不幫忙等著我喂你吃。
慕瑤呆呆地跑進廚房里邊
看見鍋里的青菜正在煮,于是又添了一點柴火;
這頭,馮氏也興沖沖踱步走來廚房
見慕瑤在燒菜就出了門去
在院門口,馮氏準備喂雞,身后,小山跑來和姐姐說著。
“姐姐,姐夫好像不樂意把那扇子拿出來。”
馮氏雞也不喂了,拿著糟糠一把丟地上,好啊梁遠從,人家能看得上這幾把破扇子還是你的福分,還藏著,虧我一天天勞心勞肺為這個家忙里忙外,連這幾把扇子都比不上了!她于是叉著腰走進廳屋里邊去。
慕瑤端著青菜進廳屋
剛剛進去就聽見馮氏的叫喊
“相公,如今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你怎么還有心情吃酒,如今這員外家的能看上咱們家扇子趕緊拿出來吧,別磨蹭了”
梁遠從這時冷色道“你倒會使人情,拿著我們梁家的東西出去給員外家上供!扇子是爹娘多年珍愛之物豈能輕易易主。”
馮氏憤懣:“說起來,公爹走的一趟還有出殯都是我操持的,相公,你好沒良心”
梁遠從到底是讀書人,爭辯不過時常在市井的婦人;揮動袖子就長嘆離去……
慕瑤候在院子里,從地上接著拿起嫂子丟下的糟糠。看著這一群雞仔,還是自己從剛剛破殼起就照顧著的,就等著再大一點拿去鎮子上換錢去;她蹲在地上看著毛茸茸的小雞咯咯咯地啄著糟粕;
馮氏見了丈夫離去也不耐煩回屋里去;
看見兩個弟弟狼吞虎咽地吃著,自己也夾起幾塊吃起來。
慕瑤這時候一般都是不會湊上去吃的;因為她知道,她要是上了桌子的話嫂子指定又得說上半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類的,訴說她一個人操持公爹留下的家業多難;
她白天還是常常去村子上聽酒館的秀才說書;
秀才還會接著教她讀書
慕瑤就喜歡捧著爹爹的書去酒館找村子里那些年過半百,年過古稀的老者說上兩句相聲;
她很喜歡讀書,只不過在爹爹走后,她只能一個人看書。不懂的,她想去請教哥哥來著,可哥哥總不愛理她。
慢慢地,慕瑤便也不去請教哥哥
有幾次路過村子里的小酒館,聽到里面秀才們爭相對詩,她就會很安靜地坐在墻角聽。
字和詩她都領略了不少
第二日
慕瑤拿著木桶,拿著哥嫂昨日換洗的衣服,跑去井邊去洗衣服;
此時是秋天,秋雨紛忙的季節,清清爽爽。
這個村子往來貿易還是不少的,在北邊有一條長長寬寬的河流,經常有外地的商窗靠岸,偶爾還要進村子里來歇歇腳。這是本地村民最喜歡的。
因為這些外地客商通常出手闊綽,一出手就是好幾兩的。因此在河邊也有不少人做起了生意。
鎮子城南是釀酒的,那里的釀酒是一絕的,以及中秋時節做月餅,因為用的油做得很純正,所以月餅漸漸有些聞名遐邇,傳言還有人會上供到大瀝京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