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怡啊這是怎么了?”
沈熏怡附在爹耳邊,一五一十講了經過;沈老爺雖覺得似乎有點大題小做本是件小事,可礙于是女兒組織的,又不好說點什么。就說道
“熏怡啊,搞這么大動靜,萬一沒有那賊匪呢?”
沈熏怡慢慢分析起
“爹,方才我拿了令牌去請了縣令今夜安排一隊人候在家里,還把家里四個角落,前門,后門,角門,偏門,巷子,還有一些狗洞之類的,我都讓辛壤帶著門房候著了。爹您可能覺得女兒大題小做,可女兒卻認為,寧可信也比不信好……雖說我們鎮上已經很久不曾鬧過匪了,可這回既然有人聽到了來提醒咱,咱就警醒點,不過是一夜罷了我們一家在外面住住有什么,真出事了那到時可就是大事了,丟幾件錢和家伙什倒小事可一個萬一家中親人有個好歹,倒不好了,爹您覺得呢?”
沈老爺聽女兒這么一說
也點頭贊同
“確實是這個道理,熏怡啊還是我家姑娘最懂事!最周到”哈哈哈哈沈老爺摸摸女兒的鬢角,心細如發,邏輯縝密,怎能讓人不愛;
吃了夜飯
沈二還有沈四以及兩個姨娘都有些想走,在等著上首的人發話。
沈老爺發話
“我讓人去收拾了咱們鋪子后頭的那個小院,今晚都一起過去住住!”
沈二就問
“怎么那么忽然要去那兒住一晚!”
沈夫人知道老爺這是不想住客棧未免人說閑話,落人口舌為何忽然一家全都遷出府外單獨住一夜,是個多心之人都會覺得其中必有關節!
于是道
“老二,老爺安排了就聽著!哪有那么多為什么?”沈夫人瞥一眼
她作為主母素來寬厚的,生有大兒子三女兒,大兒子遠學去了,家中就有第二和第四庶子無論從什么環節上從來都不苛下,該有什么份例就有,在沈府以及外面素有賢名。
沈二聽了母親這話倒不說了
任姨娘點點頭,沈四還有岳姨娘也依著服從……并無二話。
到了半夜
縣令早早候在沈府里,收了錢財,他自然樂開花的。若真有劫匪搞不好還能有個擒拿匪患的官績,搞不好還能升任呢,他坐在廳內,辛壤和門房小心伺候著他;
果然外面似有響動
辛壤和門房在守著
只見窗上插入一個竹子
眾人已經準備好濕水的厚布戴上;
待濃煙一過
縣令和捕頭就出去,隨著門房和辛壤一起;
第二天的鎮上熱熱鬧鬧的
就有嘴快的沈家家丁把這事傳了出來,一時成為鎮子上的熱點話題。
沈老爺一家回來
他還很圓滑地親自上縣衙“感謝”縣令。
沈熏怡自得,沈夫人看著女兒開心的模樣笑道。
“熏怡啊,女兒啊,你這回可是真有遠見吶!若你不提醒娘,你看看昨夜抓了十八個彪漢劫匪,據說是從北方的山下下來的野蠻子,渾身帶著家伙事兒的,若真出了事可怎么好?”
沈熏怡安慰回母親
“娘,這不是已經提前預見了嘛,我們做好防備了!”
沈老爺回來
“哎呀我們三女兒這回可真真的出息!”他對著女兒豎起拇指大聲贊嘆
還不停夸“若我女兒是個男孩定是在世諸葛,軍師”
沈熏怡被這番彩虹屁夸了,臉紅了,爹,女兒可是都聽您的才懂那么多的。
沈老爺自是很開懷
“哎呀,這回可得好好感謝那個報信的人!”
沈熏怡也點頭,沈夫人也道
“是啊是啊,得好好謝謝人家”
于是吩咐了管事,喊來辛壤
沈老爺闊氣地拿出一張一百兩銀票遞給辛壤:“來,這樣,若那個報信的人來了,你把這銀票給他,對他說若有意也可入府來尋份管事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