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類居住的城市就有多少座地下城。
社會發展到2030年,尖端科技停滯不前,基礎理論陷入瓶頸,單單一個光速就橫亙在面前無法翻越,于是社會開始橫向發展,比如大小城市四通八達的地鐵工程。
幾十年前投入研制的飛行汽車至今無法量產,由于成本高的嚇人,不能普及大眾也就沒有了研究價值,如今倒是釋然了,即使解決了技術上的問題,停車位才最頭疼。
起初的計劃是利用地下鐵軌打造安居工程,事實證明格局還是小了,尤其是如D市這種上千萬人口的中型以上城市,僅僅造格子間的話還勉強能夠實現,但要配套設施全部到位絕對不可能。
于是,將原先的計劃推翻,人類的住所整體下移五十米,地鐵網格留待以后用作公共場所,比如工廠、醫院、學校、商場、政府機關等等。
一個月過去了,將近一千萬人共同參與建設的地下城市到底到了何種規模,只好他們也只是通過論壇里一些鐵桿網友發的圖片了解了大概,因為新聞機構也暫時停止了運行,記者們也要吃飯生活,扛著攝像機亂轉是沒有任何報酬的。
即便是大概,展現出來的景象也是壯觀的,所以陳悅冷靜很想跟著去,最終還是只好獨自出門,第一兩人的訓練不能斷,第二幼獒離不開人。
跟隨著人流,只好前往最近的入口。
已經七月中旬,不論是水稻還是麥子,都開始結穗逐漸泛黃,它們比城外緩沖區的作物要晚很多,但由于摻入了科技的因素,長勢飛快。
那些在高層內突擊培育的蔬菜瓜果也也紛紛結出了果實,百萬間小型溫室承載著人類的希望。
蔚藍無云的天空,清爽的空氣中夾雜著各種作物的原始清香,高樓林立的城市沒有了喧囂的噪音和汽車尾氣的污染,人們好似辛勤的螞蟻行色匆匆,臉上的表情凝重滄桑。
不得不說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真的強大,從巨變到現在,自殺離世的數量少之又少,活著就有希望,哪怕活的極其勉強。
有眼尖的看到了只好胸前的星耀者徽章,臉上立即露出了羨慕與渴望,幾位年輕的女孩還急忙整理了自己的頭發裝束沖著他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如此年輕的星耀者應該還沒有成家吧,如果能被他相中成為其家屬,一家人的命運從此改變。
剛到入口只好立刻被科技的力量深深震撼了。
一座和半個足球場相同大小的風扇平鋪在地面上,巨大的扇葉旋轉著源源不斷的將新鮮空氣輸送到地下,下方是一條能夠并排行駛兩輛擎天柱的高約十米的巨口。
這里既是人類進出的通道,也能起到空氣回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中間四排軌道上的傳送車源源不斷的將挖出的泥土輸送出來傾倒在等候人群的工具上,然后再由成千上萬的人用最原始的辦法背負到指定地點。
想象一下這個場面,像不像螞蟻分解一條僵硬的蛇。
右進左出,人們有序的穿梭不停。
通道的外壁全部是夯實的土面,因為根本沒有那么多的水泥拋光抹平,眼前的洞口正是地下城的主干線。
地下城的建造采取的是中間開花、八面向心的掘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