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啊~”
“周天王好帥!”
“蘇子棋,我想跟你生猴子。”
直播和錄播不一樣,需要有專業的人來把控節奏,隨后,決賽的主持人上臺;
“現場的觀眾朋友們、電視機前的朋友們好,歡迎大家觀看‘天籟之音’總決賽直播現場,我是主持人何炯。”
觀眾的反應更加熱烈,紛紛呼喊著何炯的名字;一系列的前奏過后,直播進入正題。
“現在有請我們進入4強的學員登場。”
習山他們早就在后面等待,聽見聲音,4人上臺站在舞臺中央;
“先給大家來個自我介紹吧。”
何炯站在習山旁邊,于是習山順勢接話,揮手打招呼道:
“大家好,我是習山。”
現場很多人是習山的粉絲,被他前三輪的歌曲吸引;
“哇偶,山哥加油!”
“山哥,一定要拿冠軍啊!”
“習山,我稀罕你~”
直播間的觀眾更是暢所欲言,
“‘消愁’、‘平凡之路’、‘煙花易冷’,我想不出習山不拿冠軍的理由。”
“確實,習山獲得冠軍的概率更大。”
“我好喜歡他的歌。”
“我現在特別想知道,山哥決賽會唱什么歌曲?”
“+1,我不期待冠軍,只想知道山哥會唱什么歌?”
當然,有喜歡他的人,肯定就有不喜歡他的人;
因為前段時間習山頻繁上熱搜,很多觀眾覺得他不務正業、膨脹了,甚至還希望他決賽翻車;
還有部分其他人的粉絲,覺得自己支持的學員也很強;
“比賽還沒開始,所有人都有機會,最后習山不一定是冠軍。”
“習山膨脹了,他的粉絲也膨脹了,真以為冠軍非他不可?”
“要是習山翻車了就搞笑!”
“其他學員的實力也很強,萬一決賽上也唱了一首好歌,習山沒有歌曲的優勢,不一定能贏。”
另外三位學員介紹完后,進入抽簽環節,決定上場順序;習山抽中2號簽,付文兵1號,齊昊3號,林薇雯4號。
抽完簽后學員下臺,付文兵準備第一個上臺唱歌,剩下三個人回到休息室。
臺上,
何炯開始講決賽的評比規則,
“學員唱完歌后,得分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由現場4位導師評分,每個導師手里有10積分;另一部分由20位專業音樂人組成的‘網絡評審團’,他們每個人3積分;
所以積分加起來總數為100,得分排名第一的學員獲得冠軍;若前兩名學員積分相同,則由現場觀眾投票,票數高的學員獲勝。”
其實節目組也考慮過要不要開通網絡投票環節?
開通的好處是:可以增加互動,吸引更多的人觀看決賽;
壞處是:觀眾音樂知識水平層次不齊,最后結果可能會顯得不那么專業。
他們和4位導師商量過后,決定還是不讓網友參與進來;因為節目的主旨是選出最優秀的音樂人,而不是選出最受歡迎的音樂人。
講完規則后,比賽正式開始;
因為是直播,又是第一個上臺的學員,付文兵顯得有些緊張,
“4位導師好、主持人好、現場觀眾朋友們好,今晚我帶來自己的原創歌曲‘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