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鏡高懸空中,孫凡正唱著那一首熟悉的‘女兒情’。
只是與往日的調笑不同,這一次的他歌聲中充滿了感嘆。
一旁的白龍馬沐浴著往生之光,馬蹄晃動,似乎在打著拍子。
不遠處。
一名似才出生的稚童,光溜溜在地上蹣跚學步,正是孫凡這一世托生而來的肉體。
經歷這段時間不斷照射小白龍,他的元神日益壯大,不僅保住了肉身不腐,將來若有機會尋得靈丹寶藥,直接將這一身體修出法力也未可知。
到時候,就能以分身帶著往生鏡去幽冥通道,與真身接應了。
若非此時真身正在修行,并且出入幽冥不易,他都想直接讓驅使真身前來直接收了往生鏡,使十面往生鏡合而為一了。
七日后。
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水陸大會的道場終于建好。
女王陛下封陳三藏為大闡法師,天下大闡都僧綱一職,總管傲來國天下僧人。
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傲來國都凈土寺,開演諸品妙經。
有詩曰:
鳳集呈祥正元年,王宣大眾把經談。道場開演無量法,云霧光乘大愿龕。
御敕垂恩修上剎,金蟬脫殼化西涵。普施善果超沉沒,秉教宣揚前后三。
那女王早朝一畢,立領文武多官,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
真個是:一天瑞氣,萬道祥光。仁風輕淡蕩,化日麗非常。
千官環佩分前后,五衛旌旗列兩旁。執金瓜,擎斧鉞,雙雙對對;絳紗燭,御爐香,靄靄堂堂。龍飛鳳舞,鶚薦鷹揚。
女王念及陳三的情分,可謂隆重之極。
凈土寺眾僧見了,自然皆露喜色,興高采烈。
大闡都綱陳三藏法師引眾僧羅拜女王。
禮畢,分班各安禪位。
女王陛下一臉清冷,口述諭令道:“汝等秉立丹衷,切休怠慢佛事。待后功成完備,各各福有所歸,朕當重賞,決不空勞。”
那一千二百僧,一齊頓首稱謝。
連續七日。
陳三藏在上首誦經不停,直將往生鏡中所見前世經意,于今生一一道來。
說的在場眾僧皆俯首信服,誠心膜拜。
那凈土寺僧人,更是心生崇敬,口稱‘佛子當世’。
而每日回了居所。
孫凡就將往生鏡之光,往陳三小和尚頭上照去。
助他日夜尋回宿世記憶。
雖然暫時還記不得前世關鍵,但每日佛心養性,他對各種經意佛理的理解,時刻都在突飛猛進。
一身氣息,日益祥和寧靜,悠遠如一尊古佛。
光陰拈指。
這日一早,孫凡見陳三離去,重新將往生鏡之光照在小白龍身上。
現在的白龍馬,一身氣息也在漸漸變得夸張,已經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孫凡沒有火眼金睛在身,都有點估摸不清她的深淺。
除了還不會說話……
而此時他心中所想,卻是今日另一樁事。
隨著水陸大會興旺以來,傲來國佛氣漸盛,他聽到說了一個傳聞。
在傲來國以北的地域,有一座觀音山上,近日時有佛光沖天。
這讓孫凡心中,不禁有一絲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