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求支持!)
梁棟深入淺出的勸說,老郭難免不心動。
關鍵梁棟說的有道理,不是空口白話畫大餅。
以老郭的閱歷,不至于連對方是不是大忽悠都分不出來。
不過他也有疑慮,至少連續一年,每周都有拍攝。
就意味著每周都要拿出新作品,保量的同時還要保質,不能砸了自己和得云社的招牌。
這也就罷了,他對自己肚子里的存貨有信心,可涉及到比賽問題就嚴重了。
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期期拿第一,而且隨著節目播出,有沒有內幕操作他也拿捏不準。
還有個尺度問題,電視相聲不可能像小劇場里的相聲,可以肆無忌憚的說。
一旦說的過了,受有心人舉報,到時連累的可不光是自己,還有整個節目組。
這里頭責任大了去了,反正他是負不起。
種種原因疊加,令對自己業務能力一向自信的老郭,不禁產生了猶豫。
梁棟見他低頭沉思,不禁問道:“郭老師是擔心輸贏的問題?”
老郭瑤瑤頭:“輸贏不是最重要的,能趁機推廣相聲和得云社就足夠了,但。。。”
梁棟伸手示意:“這里沒外人,郭老師有話不妨直說~”
“行,那我也不客套了,我確實有幾個疑問~~~”
隨著他一二三點把問題說出,梁棟給出他的想法和答案。
關于內幕操作,梁棟用自己的腦袋擔保,絕對不會有!
就算有也得是贊助商加入之后,他們也許會看在利益的份兒上,對某一組成員的表現發表看法。
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節目組手里,只要梁棟不點頭,誰也別想在這檔節目里搞事情。
另外,梁棟是準備將這檔節目打造成中國喜劇人的搖籃,第一年為了收視率,會想盡辦法邀請成熟的團隊加入。
等第二年,就可以試著慢慢推新人了。
無論是小品還是相聲,其實都不缺人才,缺的其實是一個展現的機會。
梁棟相信,只要給他們一個平臺,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找上門來,尋求一個成功的機會。
不過老郭提到的問題中,有一條讓梁棟也很糾結。
就是作品內容保質保量的問題,創作靈感不可能永無止境,誰都有靈感枯竭的時候。
一年52周,就得拿出52個基本水準以上的節目,這對參賽選手的創作能力,提出極大的考量。
前世類似的節目中,僅僅一季12集,就讓選手們抓耳撓腮。
現在變成52期,比完賽回去,一個個不得變成禿頭?
而且相聲還好說,小品和話劇可是需要準備道具的,尤其是話劇舞臺,道具不能太簡陋,這就對道具部門提出考驗。
一周的時間,能不能完成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他心里也升起了問號。
梁棟撓撓頭,對老郭道:“這樣吧,關于參賽周期我回去再琢磨琢磨,爭取拿出一個令所有參賽者都滿意的方案。”
老郭松了口氣,既然梁棟沒堅持,說明這個問題可以商量。
不過他既然關心周期的問題,也從側面證明他愿意參加節目,不管是為了相聲還是為了得云社,他都沒理由拒絕。
誰都知道電視的宣傳效果,是你在線下打多少廣告都很難媲美的。
尤其對于他們這種民間喜劇團體來說,在電視上亮相,遠比在小劇場說一年相聲所帶來的熱度,要高的多得多!
又聊了好一會兒,兩人初步達成意見,并交換了聯系方式,關于節目的策劃隨時保持溝通。
直到老郭親自將梁棟送出劇場,梁棟才算真正的不虛此行,聽相聲只能算是一種娛樂活動,事業上的進展才是關鍵。
打車隨便找了家酒店,在京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坐第一班航班飛回魔都。
周日,位于崇島的毛坯房里人來人往,隨著資金充裕,人事緊急招聘了一批人,擴充人力極度短缺的各個部門。
所以這段時間公司總是人來人往,大部分新人梁棟都叫不出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