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跳水小姐姐的娃娃音洗腦了,我不要芭比娃娃,我要票票和收藏!)
為了渲染氣氛,加重兄弟團的心理負擔,趁著休息的時候,作家組在給他們做緊急培訓。
說是培訓,其實就是講鬼故事。
鬼屋之所以可怕,除了陰森的環境外,曾經那些可怕的案例才是重點。
這也是梁棟特意要求的,不好當著攝像機的面講鬼故事,但避開攝像機就沒問題了。
至少要確保兄弟團帶上心理包袱進入鬼屋,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觀賞效果。
主講人是秦思怡,這姑娘也懷揣著一顆腹黑的心,這么好玩的事,她怎么能錯過?
院落一角,節目組臨時準備的一塊休息場所,兄弟團毫無愜意的表情,有的只是一片死氣沉沉。
就連桌上鮮榨的果汁也沒有動口的**,他們已經完全沉浸在秦思怡鉤織的恐怖夢境中。
“關于81號院的歷史,有很多個版本。
兩幢西洋小樓大約修建于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據說是皇帝給英國人建的教堂。
還有包括夫妻開的醫院;荷蘭人修建的教堂;英國夫婦留下的房產;軍閥的宅院等不同說法。
具體的歷史我們無從考察,相對來說,皇帝給英國人建教堂的這個說法比較靠譜。
當時和它一起建的還有王府井教堂,但是由于工期比王府井那座慢,后來又爆發戰爭,所以這里的建設就停工了。
這之后就是常凱申的一個手下軍官住在里面,戰敗之后倉皇逃到呆灣,扔下了家眷。
他的姨太太不堪孤獨困擾,在里面住了沒多久便上吊自殺了,60年代以后再無人問津。”
這一段是秦思怡通過多方打探后,自己編的故事。
如果直接講跟教會的關系,恐怕會減輕兄弟團的恐懼感,這可不是梁棟想要的效果。
歷史淵源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里‘死’過多少人,不然怎么制造恐懼感?
于是,秦思怡幾句話帶過相關歷史,開始大談特談這里發生過的恐怖傳說。
不用懷疑,這些傳說有的是從民間得來,有的是作家組根據一句兩句的戲言擴編而來。
真假無從考證,反正他們也不是科學考證節目。
更不會去研究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他們只想讓兄弟團害怕,嚇出屎尿屁才好呢,這樣的效果才真實不是?
秦思怡為了講好故事,特意練了一個禮拜,天天拿同事做小白鼠,找到一個最適合講鬼故事的嗓音。
就是那種微微低沉,略帶磁性,聲音中蘊含著一股靈異的力量,好像有鬼魂隨時沖破出來一樣。
“根據附近老百姓所說,這樓里邊出現了許多許多奇怪的事情。
每當到了風雨交加的夜晚或者月圓的晚上....房間里就會傳出哭聲,還有摔玻璃瓶的聲音。
可以肯定的是,那種時候,不會有人閑的沒事往這里面跑。”
江超下意識的打了個哆嗦:“真的?真的有哭聲?”
秦思怡當然要點頭:“我們第一次來的時候,就隱約聽到了聲音,但當時人多,哭聲不大,而且沒有持續太久。”
沈疼嚇得直搖頭:“不行不行,真的不能這么玩,會死人的~”
秦思怡突然笑出來,在陰暗的天色下,這笑容格外詭異。
“跟這里一街之隔的森豪公寓,那個工程從2000年前就一直停工荒廢。
據傳說其中一個原因不是開發商沒錢了......而是……”
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就在秦思怡說到關鍵的時候,對講機突然‘滋啦’一聲響了起來。
在這空寂的環境中,無異于晴天霹靂般,在兄弟團腦中炸響。
還沒等進鬼屋呢,他們就開始嚎了。
秦思怡無奈嗔怪道:“別害怕,是對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