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鬧了幾句,氛圍有所好轉,小薩問:“吳指導,能給我們介紹下這項賽事嗎?
很慚愧,我們都是一無所知的小白。”
吳文彬會心一笑:“當然,既然來在水道邊,就從比賽場地開始介紹吧。”
他轉過身一指:“如大家所見,比賽必須在靜水水面上進行,全球各地的水道大同小異。
從起點到終點,是同樣寬度的直航道,航道寬度為12.5至15米,最好為13.5米。
一般為6條航道,最多為8條航道。
比賽的航道除有2000米的比賽距離外,還有適當的準備活動水域。
終點線外至少留有100米的自由水域,航道兩邊,各留有一條航道寬度的安全警戒水域。”
訓練基地的水道因為涵蓋了各個項目,所以標志物五顏六色,不懂的人看著眼暈。
“航道由串聯在一起的浮標區分,浮標的間隔為10米或12.5米。
浮標表面是柔軟的,直徑不得超出15厘米。
整條航道上的浮標顏色是規律分布,浮標從起點至100米為紅色,從100米至1750米為橙色。
從1750米至終點為紅色,在整個賽道兩側每間隔250米應有明顯的距離標志。”
眾人一邊聽一邊點頭,好像都能記下來似的,實際上就是聽個熱鬧,順便起哄。
江超連連驚嘆:“要劃2000米啊?那得多遠?”
“2000米就是2公里,步行的話大概要半個小時。”小薩又開始他的例行科普。
“我去,走半個小時?那得劃多久?”
吳文彬笑著說:“等介紹完場地和規則,我請咱們基地的專業隊員給大家做個示范。”
眾人鼓掌響應:“那敢情好~”
“是咱們國家隊的嗎?”
“榮幸啊~”
他們七嘴八舌的說,吳文彬一時間適應不了,不知道該接誰的話。
還是小薩拉回節奏:“吳指導您繼續說~”
吳文彬投去感謝的目光,指著遠處繼續道:“每500米處上空,安置一根鋼索穿過航道。
在上面吊掛各道的航道牌,懸掛在航道正中。
在終點線的外航道兩邊至少5米處,設置兩個白色的大浮標,也叫水鼓。
在它的上面各固定一面紅旗,以標明航道的終點。”
頓了下,指著岸邊5米多高的建筑物:“這是發令塔,咱們基地是可以進行專業比賽的,所以設施齊全。
比賽開始時,運動員的船艇排在起航線后面。
由位于起航線一側的起點裁判員和取齊裁判員負責使各艇的艇首在起航線上排齊,發令員則站在發令塔上。
為了讓各艇的運動員均能清晰地看到和聽到發令員的各種信號。
塔上供發令員工作的發令臺至少要高于水面3米,但不超過6米。
當取齊員在起點線一側用白旗示意各艇已排齊,可以發令時,發令員即開始逐道點名。
點名結束,發令員用英語叫‘Attention(注意)’,然后舉起紅旗。
在不定長的間歇后再叫‘Go’,同時揮下紅旗。
運動員看到和聽到發令員的信號后,即可起航,比賽開始。”
江超拉著身邊的鄧朝:“那什么,阿壇神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