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月票!)
一根煙抽完,梁棟提出他的第二個方案。
其實這個方案當初跟老郭說過。
但過去這么久他也忘了,或者說拿不準梁棟還是不是當初的態度,就沒敢提。
“我以個人名義入股,并派出專業團隊幫助得云社完成商業化轉型。
但不參與具體運營管理,只起到監督的作用。
這個方案的好處在于,至少外界不會認為得云社從此改姓。
而且,沒有外人干擾,您也能繼續按照自己的思路發展公司。”
這回老郭的第一反應是:“您準備占多少股份?”
梁棟笑了,顯然,這個方案更符合老郭的想法和需求。
“那就看您愿意賣我多少股份了,不過不能低于20%,太低了沒意義。”
梁棟又不是觀世音菩薩,做好事不留名他可辦不到。
如果得云社沒有利益可圖,他更愿意做一個好觀眾,給他們捧個場也就罷了,不會深交。
老郭一咬牙:“25%,您看成嗎?”
梁棟毫不猶豫:“行,具體價格讓專業公司來估值吧,到時候我們再正式簽合同。
至于現在,我們先來個君子協定,也不用搞什么草簽協議了。”
老郭頗為激動:“好!那就這么定了!謝謝梁導支持,我們得云社上下不會讓你失望。”
想到未來鐵板一塊,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得云社,被自己撬開一個墻角,就忍不住想大笑三聲。
這塊大蛋糕,終于有自己的一塊了。
見面后的第二天,梁棟就拜托任妮星的老東家幫忙進行專業的資產估值。
最后得出了一個3000萬的數字。
為了表示誠意,梁棟用1000萬的價格,從老郭手中收購25%的股份。
算是主動提高溢價,用區區200多萬,換來老郭的由衷感激,這買賣值!
這1000萬,老郭沒有全部拿走。
跟著得云社熬過這么多年的肱股之臣通通有份兒。
當然,前提是他們主動跟法務簽演員合同。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甭管你之前立過多大的功勞,從此以后你都不再是得云社的人了。
既然如此,也沒必要給你分錢。
第一個簽下專屬演員合同的是余乾,一簽就是30年。
30年后他都退休了,到時續不續簽意義也不大了。
包括他媳婦兒也簽了員工合同,職位是副總,兼宣傳公關部部長。
這是梁棟主動提議的,把這兩口子綁定在得云社的戰船上,就不用愁未來有一天船會沉。
而王慧不出意外的成為全新得云社的董事長。
老郭不擔任任何實質職務,但誰都知道,這家公司他才是核心。
未來的那些愛徒們,也都紛紛簽字表忠心。
而原本就產生矛盾的那些位,還試圖在合同上跟公司爭利。
最后都被梁棟派出的專業法務給打發走了。
開玩笑,跟公司爭利相當于從梁棟兜里搶錢。
這要是讓他們如愿了,以后還怎么在江湖上立足?豈不是誰都能上來踩一腳?
想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得云風波就此擺平,梁棟的名字,也第一次在曲藝界亮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