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子醬,英文叫Caviar,作為世界三大最昂貴食品之一,價格昂貴。
在中國,真正了解魚子醬的人并不多。
因為歷史上,許多國家的統治者把魚子醬定為管制食品。
基本都供應給中東和歐洲皇室,供應民間的數量相當有限。
因此,很多人只聽說過魚子醬,但沒有口福。
1920年,有兩兄弟從莫斯科去巴黎闖天下。
時值瘋狂、騷動的20年代。
巴黎的上流社會非常著迷于從北極熊逃亡的已被罷黜的公主、作家和貴族。
當時的貴族生活,極盡奢華,而魚子醬尚未被介紹到法國。
因此,造就了這兩兄弟的成功,他們就是彼得羅相兄弟
1985年以來,彼得羅相家族一直與北極熊里海臨近的漁場保持有良好、密切的關系。
他們用手工制作魚子醬,保持產品的良好品質。
今天,彼得羅相的一級魚子醬出口北極熊、波斯。
同時出口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各國。
魚子醬、鵝(鴨)肝、煙熏鮭魚是彼得羅相主要的三大產品,被人稱為彼得羅相三姐妹。
魚子醬豐富的口感,細膩不油膩,香味充滿味蕾,入口即化。
每一勺滑潤美味,在豐富味覺享受的同時,也是最好的解酒劑和保肝劑。”
頓了下,他接過小薩手中的魚子醬說:“我們重點說說魚子醬,在波斯語中,Caviar意為魚卵。
有資料顯示,魚子醬的原生地就在波斯,它曾是進貢皇室的極品。
嚴格說,真正的魚子醬指的是鱘魚的魚子醬。
鱘魚是很古老的魚類,主產地在北極熊、波斯、美國及國內的龍江省。
比較常見的鱘魚有三種:貝魯嘉、奧西特拉和塞弗魯嘉。
劉小姐這一盒魚子醬,正是波斯產的貝魯嘉,也是最名貴的品種,年產量不到100尾。
而且還要用超過60歲的貝魯嘉才能制作品質優良的魚子醬。
世界上的鱘魚大約有20種,夠資格拿來做魚子醬的寥寥無幾。
波斯和北極熊領域內的里海只出產其中的三種。
但就這三種鱘魚,用它們做的魚子醬,供應全世界魚子醬的95%。
產量稀少,是魚子醬如此珍貴的原因之一。
波斯出產的魚子醬,品級最高,滋味最美。
鱘魚是淡水魚,越深的淡水就越能孕育大的、優良的鱘魚品種。
理論上來說,魚子醬沒有品牌之分,只有品級之分。
剛才也說了,魚子醬之所以名貴,一方面在于產量稀少,另一方面更在于制作工藝的繁雜。
必須在魚死之前取出,但捕撈到鱘魚后,不能將魚殺死,只能使它昏迷。
否則,稍有疼痛,鱘魚就會分泌出大量腎上腺素,很可能破壞魚子醬的鮮美。
待鱘魚被擊打昏迷后,經驗豐富,手法老辣的操作人員要在15分鐘內完成13道大小工序。
取出魚卵后,經過篩選、清洗、濾干水分,再交給專業料理師打理。
料理師就像紅酒的釀酒大師一樣,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在座大部分人,包括節目組的成員,聽完劉伊梵的介紹,都覺得受益匪淺。
至少沒吃過魚子醬的人,也都知道了其中的妙處,至少以后吹牛B也有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