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視情感需要改變真假音混合程度的混聲唱法。
這種唱法是需要精于共鳴的發聲以及對氣息的控制的。
要想做得好,更要抹滅從全真到半假的換聲點,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很難突破的瓶頸。
特點就是將真聲和假聲的兩種唱法混合著靈活運用。
從而獲得聲音通暢,圓潤甜美,美妙動聽的歌唱效果。
這種唱法可以獲得有氣息支持的,聲區轉換自然統一的,音域寬廣的聲音。
從而使得音色明亮和立體,歌聲富有穿透力。
而獲得混聲的關鍵和難點在于,歌者不僅要正確地控制氣息。
巧妙地調節好各個共鳴腔體,使得真聲、假聲和混聲的聲音和諧統一。
還必須兼顧好唱腔和咬字,同時把握好多個維度,立體地表達歌曲的情感。
才能使歌聲富有彈性和層次,引起聽眾與歌者聽覺和情感上的共鳴。
所以這種唱法需要充足的肺活量,并不適合所有人。
但接下來登臺的這位歌手,卻將這種獨一無二的唱法發揚光大,并成為其專屬代名詞。”
說到這,臺下已經有不少觀眾猜到了名字。
而后臺待機的諸位歌手們,也都猜到其真實身份。
黃小瑕笑說:“原來是林智絢來了,這可是一位唱功了得的歌手,我們麻煩了~”
周小鷗摸了摸光頭:“雞尾酒唱法?林智絢吧?只有他的嗓音能稱得上雞尾酒~”
齊琴面帶標志性的笑容:“林智絢,他的嗓音如雞尾酒一般唯美動人~”
下一秒,電視中的古具吉揚聲道:
“下面,讓我們有請歌手舞臺的第一位競演者,來自寶島呆灣的歌手——林!智!絢!”
有意思的是,林智絢今天所演唱的曲目——《沒離開過》,就在半個月前,同一個舞臺上,席琳迪翁也唱過。
這首歌本來就是改編自席琳迪翁的歌曲——《Isurrender》。
被重新賦予中文歌詞后,完全呈現出另外一種境界。
一身灰色風衣的林智絢在臺上如詩人般吟唱:
“。。。
我眺望遠方的山峰
卻錯過轉彎的路口
驀然回首才發現你在等我
沒離開過
我尋找大海的盡頭
卻忽略蜿蜒的河流
當我逆水行舟~~
你在我左右
推著我走~
。。。”
華語歌強在歌詞,這也是中文博大精深的體現。
對比原版歌詞的濃烈、直接,中文版更加唯美,更富有詩情畫意。
更難得的是,這首歌將林智絢的唱功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
他的共鳴余音繞梁,他的高音清亮華麗。
尤其是整段的高音,如排山倒海般襲來,完全感受不到氣口的存在。
這讓不少觀眾后知后覺,這首歌不應該叫《沒離開過》,應該叫《沒換氣過》。
后臺歌手們紛紛感慨道:“太強了,能把顫音唱的這么大氣自然,能把高音上的輕描淡寫,不愧是林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