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域神府!”楊帆禁不住脫口而出:“沒有想到,咱們竟然摸到氪星人的‘祖墳’里來了。”
星域神府,前身是“東島神社”、“招魂社”,最初的意圖十為了給在古代,明治維新內戰(戊辰戰爭)中,為輔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
1879年6月,“東京招魂社”改稱“靖國神社”,成為東島國家神道的核心。
“靖國”是“鎮護國家”的意思。
因此,靖國神社不同于一般的神社,是專門祭祀死在戰場的軍人的神社,它在東島大大小小8萬多個神社中有著獨特的地位;改稱“靖國神社”后,雖然繼承了當初“慰靈”的做法,但同時開始強調表彰功績的性質和功能。通過表彰、頌揚為天皇、為國家而死的所謂“英靈”,來灌輸天皇主義思想。。。
在1945年以前,“靖國神社”一直是國家宗教———神道的最高設施。
天皇不僅在合祀新的戰死者舉行臨時大典時親自參拜,在每年春天和夏天舉行例行大祭時也派代理人參拜;通過天皇的參拜,靖國神社作為宗教教育設施的功能得到了強化。
它將這樣的觀念灌輸給人們:只有為天皇為國家盡忠的人才能放在靖國神社供奉,受到虔誠地祭祀;要想得到天皇陛下優厚的恩惠,必須向供奉在此的人學習,為天皇為國家盡忠。。。
在三四十年代,出于對外侵略擴張的需要,****者們編織出種種神話,用“靖國思想”驅使士兵在戰場上沖殺。
“靖國思想”要士兵們相信,效命沙場如櫻花飄落,其魂可在靖國神社內找到歸宿,作為“靖國祭神”萬世不滅,受人景仰。
在此謊言的煽動下,無數士兵暴尸于異國荒野。。。
二戰結束后,東島帝國主義的遺老遺少們一直在尋找把甲級戰犯亡靈“魂歸靖國”的時機。
1978年10月,這幫人終于利用秋祭的機會,把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等14名被遠東軍事法庭判處極刑的甲級戰犯的亡靈,以“昭和殉難者”的名義偷偷塞進靖國神社,另1000多名被處決的乙級和丙級戰犯也被合祀其中。。。
至今,靖國神社供奉著246萬多個靈位,其中210萬個是二戰亡靈。。。
天啟大戰后,氪星人占領東島,將“靖國神社”更名為“星域神府”,專門用來供奉氪星英靈。。。
楊帆等人沒有想到,誤打誤撞竟然跑到了氪星人的星域神府里面來了,對于這個曾經在亞洲臭名昭著的地方,楊帆很早的時候就知道,只是從來沒有想到,這個前“靖國神社”遺址,有一天竟然會如此真實地出現自己面前。
不管那么多了,這么冷的天,先進去找個歇腳地方再說了;楊帆心里打定主意后,帶領著眾人躡手躡腳地朝著“星域神府”的中心地帶摸去......
楊帆沒有想到,只因為自己的這個想法,竟然惹出了又一場大風波,而整個風波的演變已經遠遠超出了他能控制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