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涉及技術的建筑,只是風格問題。
但涉及技術相關的建筑,就很容易引起違和感。
因為,這些建筑本身對應的技術,互相之間是會有技術壓制的。
純機械能最容易獲取,但效率最低,但如果有自然環境支持,就是源源不斷的。
蒸汽熱機,通過燃燒以蒸發水,通過水變成水蒸氣的膨脹轉機械能推動裝置。
內燃熱機,通過燃料的燃燒使氣體高溫膨脹直接推動機械裝置。
第一種是最簡單,最原始的機械裝置。
第二第三種,則是高效和更高效的發展裝置。
如果兩兩拿出來說,第一種可以和第二種結合,第一種可以和第三種結合。
但第二種和第三種是難以共存的。
因為第一種它最為原始,也是最直接地運用機械裝置本身,是一種基礎裝置。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比較,那就是耕地的犁,本身并沒有什么特殊。
用人還是牛力,還是耕地機,都要用到犁。
它是最必要又是最不必要的。
必要的,是它作為工具,作為機械裝置這層意義。
不必要的,是它外表的形式。
鐵犁耙、銅犁耙還是合金犁耙的外表,都行。
而第三種對于第二種,有著碾壓級的效率。
堯言生前見過不少的,套著機關機偃這層皮的蒸汽動力裝置,也見過套著同樣的皮的內燃熱機動力裝置,也見過同一層皮的電力驅動的裝置。
而對于這個世界......
更是如此。
這個世界既不是蒸汽機、也不是內燃機、也不是電機。
精神。
“偃人”,從物理意義上來說,他們就是機械裝置,但他們的動力,卻不是什么燃料機械。
非要說燃料,那就是“精神”這種“物質”。
“機關”與“蒸汽機”、“內燃機”、“電機”的關系,是隨時可以替換掉的東西。
在這個世界,什么元素,什么表征,都是可以被替換掉,可以被隨意改造的表皮。
“精神”,才是這個世界的核心。
醒來之后,對于這個世界的一步步了解,讓他的思緒快速轉換,把握住了本質。
什么表觀,什么特征,只不過是一層皮而已。
沒有情緒干涉,冷靜的思維,讓他快速從疑惑和不解中脫出。
也正是這一刻,在他眼前那些原本顯得“違和”的建筑特征,變得如雞肋一般,失去了味道,失去了多余的意義,回歸了一致的本質——
混糅了某類元素的建筑而已。
翅膀扇動,堯言的視線,很快落在了前方。
黑霧破開,比他先一步進入的樓蘭,卻是這時才破開黑霧,出現在他的視野中。
而樓蘭,也在注意到這一點后,心緒再次浮動起來。
ps:主角的說法是主角的說法,和實際不同。
在這個精神為主體的世界,他的理解,他的世界觀,會影響他的力量。
他會有錯誤的理解,而這些理解,對于他自己會造成影響。
對了解相關哲學的書友表示抱歉,我筆力不足,只能以粗淺的庸俗化、娛樂化、簡化的方式來描述相關知識和概念,而且可能會導致一些人曲解相關概念。
所以,也先向各位不了解相關哲學的書友說一聲抱歉,如果你們想了解相關知識,最好找一些更專業的書籍和人進行了解探討學習,慎入哲學。
不過,不推薦將對應哲學概念隨意地作為談資,畢竟不同哲學流派本身有著一套、多套方法論,相關概念是在這套方法論上形成的,和一般意義上的概念不同,脫離了基礎來使用,很容易變成別人的笑料。
如果出現什么問題,可以直接說明是我這本書帶來的誤導,畢竟從傳播流程上,我即使不是導致錯誤產生的直接原因,也是錯誤的源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