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不見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變成了污染體之后,他才明白壓制自己的情緒有多么困難。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性質,他現在估計已經動起手了。
但是,如果是這樣,那么,怕是也正中對方的下懷。
他很清楚地了解,收容者和污染體的不同。
收容者想要收容思念體,收容精神殘渣,要求很高。
需要收容與自身能力高度契合的思念體、精神殘渣。
但是,這并非代表著收容者不能收容與自身能力相差過大的思念體或者精神殘渣。
收容者以肉體兼并精神,以肉體為核心來同化精神力量。
因為這一點,收容者對于與自身能力不同的精神殘渣、思念體都有著極其強大的包容性。
但是,問題在于......
精神肉體會互相影響,若是與自身相差過大的思念體,會影響自身的思維、性格,影響收容者的人格。
收容者十分注重這一點,所以對于精神殘渣,對于思念體與自身的契合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并不是因為不能收容,而是因為收容差異過大的思念體,會導致自身精神失衡,導致思維、導致行事方式,導致人格出現異變。
甚至會因此脫離收容者的道路,羽化成污染體。
事實上,因為肉體主導,精神為次,所以,對于差異大的思念體,有著極高的壓制能力。
但對于污染體來說,就不同了。
污染體沒有了肉體。
即使肉體和精神通過精神之橋聯系在一起,互相影響,但是肉體變化總會比精神更慢一些,更穩定一些。
而沒有了肉體作為另一端的平衡,污染體本身的特性,是極其容易改變的。
這也是為什么污染體本身會高度情緒化的原因。
而當污染體同化了與自身相差極大的思念體之后,大多數情況下,污染體本身的性格都會發生變化。
石不見并非是自愿羽化成為污染體。
他也不愿意自甘墮落,隨意吞食思念體或者其他的收容者、污染體的精神來提升力量。
收容者隨意收容思念體和精神殘渣的后果,絕大多數的結果就是羽化成污染體。
而如果污染體隨意吞食與自身契合度不夠高的各類精神凝聚物,那么,結果就是.....
因為高度混雜的精神力量的沖突,而徹底瘋狂。
然后......
炸裂。
變成一塊塊碎裂的、精神殘渣,變成失去人格記憶、隨著本能驅動的思念體。
而后,被其他的收容者、被其他的污染體收容同化,成為他們的一部分。
石不見絕不愿迎來這樣的結果。
而眼前這位......
這個“烏鴉”,到底是什么能力的污染體,他并不確定。
到了現在,他一次次暗中觀察,對方也沒有使用過能力。
但是,他擔心一件事。
那就是對方可能是那種無視契合度的瘋子。
污染體為了保留自己的人格、保留自己的思維,也都會默契地選擇與自己足夠契合的目標。
但并非每個污染體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