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的時代。
他,她的視線,落在正在拍賣展臺上的瓷器上,又轉向周圍座位前的桌臺上,客人們的茶具上。
回憶了一下之前宴會上出現的瓷器,堯言確定了一件事。
那件被主持人介紹為三百二十年前的宮廷花瓶,稱呼是他生前地區人們很少會注意的多段式命名,但是.....變形地厲害。
還有那些瓷器的形制也是。
有種為了模仿而模仿的感覺。
和他似乎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比他熟悉的時代或許要更晚。
之前,他就在想,組成這些試煉空間的精神來源,都是同一個時代的嗎?
更早的時代呢?
但是,他無法對這些差別進行更細致的分析。
“就算是推理小說的偵探主角,知識儲備也不是能夠覆蓋所有方面的啊。”
他不由得自語了一句。
他因為愛好廣泛,會去研究各種游戲、小說、動畫、電視劇、電影里出現的東西,因此知識儲備量還不錯,但也僅此而已了。
說到底,他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
只不過,40%和10%還是有區別的,在神話民俗傳說相關,他或許能夠達到70%80%,但對于這些之外的其他方面,他可能就是那只知道10%的類型了。
然而,就在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旁邊的少女特莉絲卻是眼前一亮:
“比索夫人您也喜歡偵探小說嗎!?”
“是啊,《十二點的火焰》是我最喜歡的偵探小說。”
堯言回應著。
他并沒有編造,因為比索夫人的確喜歡偵探小說,或者說,這個世界的上層人士,有不少喜歡偵探小說的。
畢竟......
這個世界雖然有不少類型的偵探小說,但是主流的偵探小說,基本都是怪盜相關,尤其是各種刻畫地帥氣美艷的怪盜,時不時還有調戲夫人小姐的場面,甚至是與怪盜發生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受到不少夫人小姐們的喜愛。
另一個原因,或許是只有貴族作為最大的資產擁有者,各種奢侈品,各種藝術品,而且精彩智斗,從嚴備的警衛眼下偷取各種東西的怪盜,看點比起一般的搶劫案從各方面來說觀感都要更好。
只不過.....
你是不是怪盜的一員呢?
是不是不重要,畢竟,堯言只是準備將自己編造的故事,在這個場合傳播出去。
墨鴉的能力,經過實際驗證,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傳播度。
望著特莉絲的笑容,他態度漠然、語氣溫和地吐出了一句話:
“聽說,《十二點的火焰》的作者,那位彼得里士寫的這篇故事,靈感是來自一本古籍。”
“一本關于‘食火者’的古籍。”
比索夫人的面容上,滿是笑意。
而特莉絲卻是不由得心中一驚,臉上的笑容都有些凝固。
ps:本來打算沿海往下去福建的,結果來的時候沒注意,才知道上海這邊有好幾個輸入病例.....
不過應該是沒問題的,畢竟是集中隔離,不在附近。
之后就選沒有什么大機場之類的地方吧,雖然現在沒黃,但沒準一個不小心碼就黃了,因此被嚴密隔離就慘了。
大家知道有啥景色不錯的小地方嗎?不要那些橫店感太強的旅游建,橫店我來浙江的時候已經看厭了,雖然初見的確蠻震撼的,但看多了也就那樣,仔細了解之后槽點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