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污染體、收容者,其模糊性可能比他更高,也有可能更低。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那就是固體狀態、半凝固狀態、液態、氣態。
有些污染體的“模糊性”區間是液態時契合度最佳,有些污染體的是固態時最佳,這應該要看他們自己的能力概念了。
堯言仔細地思索著。
他需要仔細地規劃一下了。
他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自己“生前”到現在這個時代的歷史,了解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以這個為目的,他不斷在各個試煉空間尋找可能存在的線索。
世界觀的形成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從世界觀來倒推當時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一個很容易出錯的手段,但是他目前也沒有其他太好的辦法。
去找各種情報販子買歷史資料?
這個念頭,他一開始有過,但是,像“老賈”那么敏銳的情報販子,如果他明確地說出要求,不,就算不明確,只是旁敲側擊,也有可能被察覺到。
面對那個漫天要價的販子,他可沒有多少能給的。
不過,還是需要去找的。
除了老賈之外,還要找其他的情報販子買消息。
再不然,就試著潛入各大主城盜取歷史資料了。
然而,這個想法也只是想想。
能夠將各種污染體壓制到混亂之地這里的那些大勢力,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他潛入。
就算是“樓蘭”、“老蟹”他們,堯言也是抱著戒備懷疑的態度。
不過,雖然說找歷史這個核心目標,他不會改變,也不打算改變。
但是,過程需要改變一下。
他一開始無選擇地在各種試煉空間里亂逛,目的就是為了吞**神。
原因,就是老賈給的資料里,關于精神增長的難度很高。
有些污染體因為核心概念的問題,污染一個目標的精神,甚至有花費一年以上才能成功的。
而且,不同精神個體可以被轉化的部分,也是有限的。
就拿他的核心概念來說,以形成來說,應該不太可能有人整個精神體里全是關于謠言的吧?
而在體會過一個個試煉空間之后,堯言發現,自己的核心概念的寬泛程度,讓他很容易就能夠污染試煉空間里的精神體。
不需要多久,一到三天的時間,他就能夠完全污染同化一個精神體里與“謠言”契合的精神區塊,然后吞食掉。
比起其他的“污染體”來說,他并不“挑食”。
這點,讓他可以不用有一個試煉空間就進一個。
他需要挑選一些理論上世界觀中有足夠與自己核心概念吻合的部分。
比如......
“簡化”
比如......
“差不多”?
堯言鴉眸微微瞇起。
論謠言的生成,“差不多”這個概念,可以說是他身前時代絕大多數謠言訛變中都會經歷的一環。
仔細思考一下,人類的判斷標準模糊,“差不多”這個概念,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的。
不,不只是人類,包括現在,包括現在的他,也會時不時有“差不多”、“幾乎”、“大概”、“基本”這種判斷詞冒出來。
人類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把每件事的判斷都以100%的對應來進行完成。
那么,“差不多”這個概念......
堯言立刻搖了搖頭。
只看概念的范圍,他這個“謠言”,有很大部分都和“差不多”交叉。
只從概念上判斷,都可以意識到兩者的差距。
吞食,同化“差不多”這個概念?
從收益上來看,或許會很高。
但是......
自己能夠找到以“差不多”為概念基礎形成的精神能力嗎?
而且.....
他可是明確從好幾個人那里聽到過“差不多先生”這個稱呼的。
如果,是說如果,這個差不多先生的核心概念就是“差不多”,那么,他的“謠言”,要與對方對抗,成功的可能性基本等于零。
至少,現在堯言想不到任何能夠與“差不多”這個概念對抗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