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鐵作為中轉地點,阿諾德在二區轉了幾圈。
改換了裝扮,扮成精靈的他并非沒有破綻,所以他選擇了改換路線。
當然,原因不止如此,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目的地之一就在那條改換的路線上。
乘坐著蒸汽機車,穿過二區的河上大橋,到達了一處車站。
在車站內,到處都是實質能源為電力,表現上是煤氣燈的柱形路燈。
阿諾德沿著昏暗的鐵軌一路行走,越來越遠的煤氣燈讓各種景物的影子拉長,在阿諾德的視線里構成了一一幅詭秘的圖卷。
他停下了腳步,讓出光路,在火車鐵軌的邊上,他看到了一塊塊斑駁的血跡。
這里也是某一處案發現場。
受害人的被害動機相關雖然最終被警方定性為仇殺,抓住了那個犯人,甚至那個犯人也承認了,但是阿諾德發現了些許疑點,最后他的結論是那個殺人犯或許是被利用了,又或者警方有問題,忽視了這個明顯的線索。
而結合現在,他自然是覺得連環殺人案和黑市有關。
在現場逗留了片刻,阿諾德再次坐上蒸汽機車,離開了這里。
在蒸汽機車的轟鳴聲中,阿諾德來到了自己的最終目的地,那一處距離下水道口非常近的案發現場附近,改坐由牛頭人拖行的人力馬車,阿諾德穿過小巷,來到了那一處下水道口。
當阿諾德到達目的地時,立刻就直奔案發現場。
很快,他找到了目標。
那是一處不算大的下水道口,最大僅能供他彎腰俯身進入。
不過,和鐵軌附近因為沒人到走過而能夠長久存留的現場痕跡不一樣,這里的痕跡已經基本消失。
而且......
搖了搖頭,降那浮上心頭的思緒壓下,阿諾德帶著提燈鉆進了下水道。
進入下水道之后,阿諾德也并沒有找到什么線索。
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將近三個小時的仔細尋找,在煤油燈都幾近燒完的時候,無論他是否打算放棄,都應該準備離開下水道了。
不過,就在這時候,他忽然聽到了些許聲音。
即使知道可能并不是自己想找到目標,他也立刻追了上去。
頂開下水道的蓋子,阿諾德鉆出了地面。
而在這個時候,他看見了自己預料之外的街景。
“這是?“
無需辨認,阿諾德的腦海里直接浮現出了一個稱呼——
圣光教堂。
對于圣光教堂,阿諾德只能用“太過熟悉“作為標簽。
這個在歷史上某個時代曾經作為所有種族信仰,涵蓋所有職業和種族的教會,他再熟悉不過。
阿諾德有沒有懷疑過圣光教會?
一個正常人在進行懷疑的時候,遵循什么樣的邏輯?進行怎樣的區分?
可能、不可能,是、不是。
這些是最基礎的。
犯罪者會怎么樣操作?
為了避免自己被發現,自然會選擇讓自己盡量靠近“不可能“、“不是“。
各種偽造證據的目的,就是這個。